分享

一起学《论语》15.7卫灵公篇——直哉史鱼,君子哉蘧伯玉

 文冠厚朴 2019-11-10

一起学《论语》15.7

卫灵公篇——直哉史鱼,君子哉蘧伯玉

【原文】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白话】
孔子说:“真是正直啊史鱼!国家有道,他像一支笔直的箭;国家无道,他仍然像一支笔直的箭。真是君子啊蘧伯玉!国家有道,就出仕做官;国家无道,就隐藏起自己。”
 
【释词】
史鱼:即卫国大夫史鰌(qiū),字子鱼。史,官名。
如矢:像箭一样直,形容其直言直行。孔安国:“有道无道,行直如矢,言不曲。”朱子:“史鱼自以不能进贤、退不肖,既死犹以尸谏,故夫子称其直。事见《家语》。”可参考“危言危行”章。
君子:成德之人。朱子:“伯玉出处,合于圣人之道,故曰君子。”
蘧伯玉:见14.26章解读。
仕:出仕做官。
卷而怀之:卷,收。怀,藏。包咸:“卷而怀,谓不与时政,柔顺不忤于人。”徐英:“卷而怀之,所谓‘危行言逊’。”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美卫大夫史鰌、蘧瑗之行也。美史鱼之行正直也:史鰌之德,其性惟直,国之有道无道,行直如箭,言不随世变曲也。美伯玉有君子之德也:国若有道,则肆其聪明而在仕也;国若无道,则韬光晦知,不与时政,亦常柔顺不忤逆于人,是以谓之君子也。
《韩诗外传》曰: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昔者,卫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殡我于室足矣。”卫君问其故,子以父言对。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贵之,而退弥子瑕。徙殡于正堂,成礼而后去。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
《论语稽》曰:有道无道,以卫国之安定危乱言之也。
《论语正义》曰:伯玉亦守直道,但不似史鱼之直人不问有道无道。又其出处,深合“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之义,视史鱼为更贤,故夫子以“君子”许之。
杨氏曰:史鱼之直,未尽君子之道。若蘧伯玉,然后可免于乱世。若史鱼之如矢则虽欲卷而怀之,有不可得也。
陈祥道曰:史鱼能直而已,伯玉则能曲直以趋时
郑汝谐曰:名之曰直,止于直而已;名之曰君子,非有所偏也。天下之理,未有独立而无对者,故有屈必有伸,有阖必有辟,然后通行而无弊。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亦可卷而怀之,以其非偏也;史鱼直则直矣,虽欲卷而怀之,而不可得,以其倚于偏也。史鱼之死,犹以尸谏,况于生乎?其直可取,语则未也。
张栻曰:蘧伯玉之卷而怀之,则能因时而屈伸者也,故谓之君子。然比于用则行,舍则藏者,则犹有卷而怀之之意,未及乎潜龙之隐见也
刘宗周曰:直哉史鱼,臣品之正也;君子哉蘧伯玉,道学之纯也。谓之君子,都从他心体表出来,学者学伯玉之学而行史鱼之志其可矣。如史鱼者,何处得来?只尸谏一事,凛然日月争光。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赞卫大夫,以风有位也。为国家者,上之当求出处合义之人,其次则骨鲠直行之士亦不可少也。
 
【附录】
周宗建曰:(夫子)总是赞叹口气,非有优劣。两大夫之处有道无道,大率相同,而鱼之道峻,玉之道圆;一禀之夙性,一得之涵养。均于世道大有挽回。见处世者当酌二子而出之,不宜堕于时格也。
蕅益大师曰:春兰秋菊,各擅其美。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全解》《论语正义》《论语集释》《癸巳论语解》《论语学案》《论语稽》《论语会笺》《论语点睛》《论语商》《论语意原》《韩诗外传》《四书解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