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学《论语》15.8卫灵公篇——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文冠厚朴 2019-11-10

一起学《论语》15.8

卫灵公篇——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原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白话】
孔子说:“可与他说话,却不与他说话,就错过了人;不可与他说话,却与他说话,就有失言语。智者能够不失人,也不失言。”
 
【释词】
知者:即智者。智者有识人之能。
 
【先贤精义】
《论语义疏》曰:谓此人可与共言,而己不与之言,则此人不复见顾,故是失于可言之人也;言,与不可言之人共言,是失我之言者也。唯有智之士则备照二途,则人及言并无所失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见言语当因人而发也。人之品诣不能尽同,而我之语默贵当其可有。智者,穷理知人,权衡素定,故可与言则言,不至失人;不可与言则不言,亦不至失言也。夫言者,君子所赖以开导乎人者也。必以诚而能动,亦必以明而能审以审之,则发皆中节;以动之,则闻者格心。不可不谨也。
《论语注疏》曰:此章戒其知人也。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是可与言,而不与言,是失于彼人也。若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而己与之言,则失于己言也。惟知者明于事,二者俱不失。
陈祥道曰:知人则不失人,知言则不失言。
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张栻曰:可与不可,非知者孰能审之?失人则非所以成物,失言则非所以成己。然非所以成物,是亦有害于成己也。
刘宗周曰:学者才默便失人,才语便失言。一无恰好处,只此心物蔽。在知者,虚而能觉,自能知语知默,物来顺应,当境精明,何失之有?洪钟之善鸣也,以其虚乎?能尽语默之道,则能尽出处之道;能尽出处之道,则能尽生死之道
《四书说约》曰:人才难遇,觌面而失,岂是小事?然恐失人遂至失言者,势也。两病只是一根,只为不识人耳,故知者得之
 
【附录】
钱穆曰:本章有两义:一是君子之贵于言,言贵而后道重。轻言,则道亦随之而轻矣。又一说,君子贵识人,不识人,则将失言,然亦有恐于失言而遂至失人者。人才难遇,当面失之,岂不可惜。
陈祥道曰:孔子于程子则不失人,于孺子则不失言。孟子于章子则不失人,于王驩(huān同“欢”)则不失言。然此中道也。鄙夫问我,则不必中道矣。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集释》《癸巳论语解》《论语全解》《论语学案》《四书解义》《四书说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