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有人说《中华新韵》代表着进步,属于与时俱进,关于新韵、旧韵之争您如何看待? 有人说,平水韵已经不符合普通话的发音了,读出来也不押韵了,只有《中华新韵》才符合音韵的发展潮流,新韵终将取代旧韵。 前言目前中华诗词学会推广的不是《中华新韵》,这一版叫做《中华通韵》。最早的中华新韵在民国时期就有了。可是并没有被时人们采用。 一、中华通韵的优势最新的中华通韵只有十六个韵部,非常好记,下面是 (十六韵)简表目录(按照汉语拼音韵母顺序排列): 这种押韵方式取消了入声韵,是以汉语拼音来分韵部,不再像平水韵那么麻烦。困扰诗词创作者的今古字不同音的押韵问题得到了解决,作诗不用再去查韵书了。只需要记住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是仄就可以了。 二、平水韵与词林正韵平水韵之前韵书的韵部比较多, 隋朝陆法言《切韵》为193个韵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孙愐编制《唐韵》是《切韵》的增修本,有195个韵部,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又细分为206个韵部。 平水韵根据前人作诗使用邻韵的情况,把206韵合并成106韵。古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平水韵根据平上去入分了4大部分。 a、其中平声分了30个韵部,上平: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 词林正韵是清朝人根据前人填词押韵的情况,并参考了平水韵制定,差不多是平水韵邻韵的合并。一共分十九部,其中 第十五部至第十九部是入声韵部。 这首《阮郎归》中,按照诗韵来说山【上平十五删】、珊【上平十四寒】是邻韵,不是同一个韵部,但是在词林正韵中属于一个韵部。因此说词韵宽、诗韵窄,填词押韵比作格律诗押韵简单很多。 “○”标平声 “●”标仄声 “⊙”标应平可仄 “◎”标应仄可平“△”标平韵 “▲”标仄韵 。 三、新韵好还是旧韵好?今天常有新韵古韵的争论,其实无论新韵古韵完全可以自由选择, 我自己是从新韵开始入门,后来一直使用古韵。用新韵更容易掌握格律诗对仗平仄的规则。降低了入门的难度,所以诗词学会推广中华通韵也是为了普及和推广诗词。 个人的体会是 ,用古韵收获远远大于新韵。 学习和鉴赏古诗不懂古韵的话难以体会个人的句法和炼字,而学习古韵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创作时使用古韵。否则在两个系统中不停切换,更浪费时间。 至于今天的创作来说,使用古韵就比较麻烦,有些韵部如删、寒、元、先、咸等,要经常查韵书。好在现在手机上网很方便,提高了不少效率。 结束语至于哪一种好,自己可以体会,我个人认为,学习诗词一定要懂古韵。作诗的时候愿意用哪一种,就是自己的自由了。 @老街味道 |
|
来自: 挑燈看劍r7wtm5 > 《诗词歌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