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览王羲之以前的中国书法

 孟溪ProbeT连山 2019-11-11

“中国历代简帛书法展”湘博开幕,展出战国、秦汉、魏晋各时期的简牍、帛书真迹

一览王羲之以前的中国书法

  •   战国楚帛书残片亮相。   战国楚帛书残片亮相。
  •   11月10日,“千年遗墨——中国历代简帛书法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和爱好者正在观看展览。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11月10日,“千年遗墨——中国历代简帛书法展”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和爱好者正在观看展览。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11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李叶)为充分展示简帛书法的艺术魅力,促进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推动湖南省出土简帛的研究,今日,“千年遗墨——中国历代简帛书法展”在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湘博”)一楼特展二厅开幕。展览以实物说话,共展出出土的战国、秦汉、魏晋各时期简牍、帛书真迹380件,其中绝大部分为一级文物,部分文物为首次实物展出。

  展出实物颠覆书法艺术固有认知

  整个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楚简帛、秦简、西汉简帛、东汉简、三国魏晋简五大部分。战国的典籍、秦代的法律文书、汉代的养生药方、三国的行政公文等,均汇集于此。不同于以往的简帛类展览,本次展览聚焦简帛书法艺术,尽可能展示简帛书法自先秦到魏晋时期的发展历程及各时期不同的艺术特色。

  比如,以荆门包山、郭店为代表的楚简中,楚文字虽装饰笔画繁复,仿佛天书,但其中已出现后世隶书、草书的笔意。“云梦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中的秦隶已具备笔顺固定、点画平直的特点。以长沙市五一广场简、东牌楼简为代表的东汉简,则不仅展现了书写流畅的隶书、笔调轻快的草书,也将楷书的出现提前到了东汉早期。

  展出的不少文物从实物上颠覆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认知。此前人们认为毛笔是秦国大将蒙恬始造,后来湖南考古工作者从长沙左家公山发掘出战国时期楚国毛笔,这支毛笔就早于蒙恬。本次展览在图例中展示全国目前已发现的多支先秦毛笔,有一些毛笔甚至早于长沙左家公山出土的毛笔。

  展览策展人卢莉告诉记者,前人学习书法主要从碑帖入手,本次展览为了让人们了解古代书法真迹,并扭转大家对书法的一些错误认识,尽量展出实物真迹。比如,此前人们认为汉隶成熟于东汉,但从马王堆的一份《周易》帛书来看,汉隶在西汉初年的长沙已经完全成熟。卢莉指着一片东牌楼东汉简对记者说,这枚由长沙“书手”书写的东汉简牍,其笔意已经可以媲美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她说,本次展示的文物从先秦到两晋,王羲之以前的中国书法基本得到了全面展示。

  中国唯一的“楚缯书”残片亮相

  记者惊喜地看到本次展览展出了一片比两个大拇指甲稍大的战国帛书残片,这一珍贵残片是目前在中国所能看的先秦帛书的惟一实例残片。它可是闻名全世界的“楚缯书”残片,背后还有故事。

  1942年,有人在长沙子弹库的一座楚墓中(墓址在今长沙地质中学南面围墙下)盗掘出土一件绘有神秘图案及大量文字的楚帛书,时称“楚缯书”。这件“楚缯书”先为蔡季襄所得,后被雅礼学校教师、美国人柯克思以“用红外线拍照”为名骗到美国,现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此次展出的这件帛书残片据说就是原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中唯一留在国内的原物,这件残片曾被著有《长沙古物闻见录》一书的商承祚教授珍藏了半个世纪之久,后来被捐赠给湘博。这件在全国首次展出的帛书残片仍可辨认出7个字来。

  据湘博相关人员向记者透露,湘博库房中另外还收藏有四羊方尊的两片残片。众所周知,四羊方尊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文物工作人员再度前往黄材镇转耳仑因挖红薯挖出四羊方尊的姜家探访时,姜家交出了当年他们保存的两件四羊方尊残片,这两件残片也证明四羊方尊出土于宁乡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本次展览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博物馆承办,甘肃简牍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简牍博物馆协办,将持续至11月30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