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治病就得先辩证,掌握八纲辨证,守好中医辨证的“底线”

 孙撄宁 2019-11-11

想治病就得先辩证,今天来讲一下八纲辨证,八纲指的是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辩证的纲领,八纲辨证是中医辩证的根基,学会了才算是中医入了门。

根据八纲辨证,我们可以辨别疾病的病位的深浅,疾病性质的寒热以及疾病的病证的类别等。比如,疾病病位的深浅可以分为表证和里证,疾病的性质可以区分为寒证和热证,邪正的盛衰又可以概括为实证和虚证,疾病的类别可以分为阴证和阳证。

另外阴阳又是总的纲领,也就是说,里证虚证和寒证又可以归为阴证,表证实证和热证又可以归位阳证。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八纲辨证。

一,首先是表里辨证

表里辨证在临床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辨轻重,另一个是辨进退

从病位来看:

身体的皮毛,肌肤毛孔,经络为外,属于表,病情较为轻浅;脏腑,骨髓,血脉为里,属于里,病情较为深重。

因此,临床上将外邪侵袭肌表,病位比较浅的,称为表证;病在脏腑,病位比较深的,称为里证。

从病势来说:

外感病的病邪由表入里,是病情渐渐加重为病进;如果病邪由里出表,是病情渐渐减轻为病退。

1,表证

是外邪袭击肌表所导致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恶寒,恶风,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微透咳嗽等,舌苔薄白。

2,里证

是指的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表现的症候。里证多具有病位较深,病情较重,病程比较长的基本特征。

里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外邪袭表,表证没有得到治疗,病邪传入里,形成里证;

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部位形成的;

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气血或者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出现的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有寒热错杂,胸胁蛮闷,心烦想呕吐,没有胃口,口苦咽干,头晕目眩等,舌苔厚或黄。

二,寒热辨证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盛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一般情况下,疾病的本质和外在症状表现是一致的,寒证会见寒象,热证见热象。但是某些复杂一点的病证,会出现寒热错杂的现象。具体病证还需要辨证论治。

1,寒证

是感受阴寒之邪,或者阳虚阴盛所表现的寒象表现为主的一类症候。寒证主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和实寒等证。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怕冷喜暖,手脚冰凉,面色白,口淡不渴,或者是口渴但是喜欢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糖稀,舌淡苔白润等。

2,热证

与寒证相反,是感受火热之邪,或者阴虚阳盛导致的热象表现为主的一类症候。热证主要包括表热,里热,虚热以及实热等病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怕热喜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口渴喜欢冷饮,痰和鼻涕黄稠,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苔红黄等。

三,虚实辨证

虚证和实证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正气和邪气盛衰的变化。通过辨证虚实,对于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实证用药宜攻,虚证用药宜补。

1,虚证

虚证形成的原因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两个方面,但是以后天失调为主,比如饮食不当,劳倦,内伤脏腑气血,耗伤元气或者久病治疗不当导致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短气无力,少气懒言,声低息微,萎靡不振等,舌淡苔少。

2,实证

是指的邪气盛的一类症候。主要原因有一是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侵入体内造成的邪盛正衰的实证。一般痰阻,气滞血瘀,食积停滞以及脓毒都属于实证的范围。临床表现有亢奋,声高息粗的表现,舌质厚腻。

四,阴阳辩证

阴阳辩证可以说是上面三种辨证的总结。八纲中表证,热证实证可以归属阳证的范畴,同理,里证寒证和虚证可以归为阴证的范畴。

1,阴证

是阴盛阳衰的表现。主要一般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形寒肢冷,精神萎靡,身重蜷卧,倦怠乏力,面色黯淡,口淡不渴,大便糖稀,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舌苔白滑等。

2,阳证

是阴虚阳亢的表现。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面色红,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口干渴饮,大便秘结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黑等。

以上就是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了,记住不要把8种证划分成独立区域,看似相互对立,其实联系密切,经常会出现表里, 寒热,虚实夹杂在一起的情况。所以想辨证先得把各类症候的特征搞清楚,辨证出错了后面怎么治都错。例如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明明是虚证需要补,你当实证用泄法,病只会越治越严重。

八纲辨证可以说是中医辨证的“底线”,只要守住这条“底线”不出错,至少可以保证不会养错生,治错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