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法】太极盘架子的基本功——圈功

 武谈 2021-01-21

太极拳的形体动作是以弧形运动为主,目的是为了运行流畅、转换顺遂,也是获得松、柔等能力的基础。而弧形运动也可以看成是许多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圈的组合。这里说的圈,并不一定是圆圈,也可以是椭圆、螺旋、缠绕、拧、钻、裹、卷或任何曲线,而且还可以是三维的立体形式,如球、曲面等。这种圈或弧形运动不是人所固有的运动形式,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练习才能具备的。在拳架子中,几乎所有动作的设计都包含着这个原理。所以盘架子是最基本、必不可少的练习方法,必须认真练习,不可忽视这里面的细节。

在单人练习中,有三个最基本的二维平面圈:平圈、立圈、迎面圈,可以说所有的其他二维或三维的圈都是基于此三者的组合。在练习时以手臂为主,在身前、身侧,多是以手指或掌心为引导,以腰为推动,带动小臂、大臂运动,同时两腿相随助力,前后、上下、左右画圈,身法与之相随。

基本平圈

平圈也称平圆,是指以单手或双手,在身前腰腹的高度,转画一个与地面平行的圈。也就是说,无论前后左右如何移动,手的运动在高度上保持不变。如果是双手同时动作,应该将意念放在一只手的掌心劳宫穴上,另一只手与之相随,身体重心也随之前后移动,一般要求达到虚实分清的程度。比如下图中,意念在后(左)手,全身各个部分也都随之,或大或小地画圈走圆。

基本立圈

立圈也称立圆,是指以单手或双手,在身前中心线上、腰腹至脸前的高度,转画一个与地面垂直、面朝两侧的圈。也就是说,无论前后上下如何移动,手的运动轨迹需保持在中心线上不变。如果是双手同时动作,应该将意念放在一只手的掌心劳宫穴上,另一只手与之相随,身体重心也随之前后移动,一般要求达到虚实分清的程度。比如下图中,意念在后(左)手,全身各个部分也都随之,或大或小地画圈走圆。需注意,这个立圈是相对于练习者自己身体而言的;而在实际空间中,由于身体前后移动,这个立圈的轨迹是个椭圆。

基本迎面圈

迎面圈也称迎面圆,是指以单手或双手,在身前腰腹至肩颈的高度,以胸口为圆心,转画一个与地面垂直、朝向自己或说与自己迎面相对的圈。也就是说,无论上下左右如何移动,手与身之间的距离基本保持不变。如果是双手同时动作,应该将意念放在一只手的掌心劳宫穴上,另一只手与之相随。比如下图中,意念在后(左)手,全身各个部分也都随之,或大或小地画圈走圆。在练习迎面圈时,手上画的圈的大小变化可以较大,但是身体重心的前后移动幅度一般较小。由于身体前后移动,而在实际空间中,这个迎面圈的轨迹走的是螺旋线。

在基本圈的练习中,最常用的变化是改变圈的运行方向,比如从顺时针改变为逆时针。这类改变不可以直接回头,必须使用圈来做,即是走一个S形。如果连续做这种变化,则运动轨迹就是太极图。因此这种圈的练习也常被称为走太极圈。实际中可以是多种多样,需要灵活运用。

本文节选自《说手——太极拳静思录》

赵泽仁,从学于武学大师王培生(印诚)先生之开门大弟子骆舒焕老师,并被骆师推荐到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被王培生师爷视为再传弟子中的佼佼者。他遵循王培生所倡导的“真东西必须能当场试验”,面对各种挑战从容应对,被美国、欧洲等多家武术团体聘为高级顾问。2016年、2019年,两次应邀赴美国多个城市巡回讲学,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张云,经师父骆舒焕先生推荐,至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近30年。移居美国后,常年传授中国传统武术。1993年受王培生师爷委托,在美国成立“印诚功法研究会北美总会”。入选《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