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老论治呕吐

 逸农农 2019-11-12

一、中焦虚寒,胃失和降:寒证呕吐,常兼脘腹疼痛,喜热恶凉,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紧。宜选吴茱萸、丁香、砂仁、半夏等温性降逆药与干姜、桂枝、附子同用以温中降逆,方如砂半理中汤。
二、温热疫毒,侵犯胃肠:热证呕吐以食入即吐、烦躁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为主证,当用竹茹、赭石、半夏等降逆药与黄芩、黄连、石膏、芦根等药配伍以清热降逆,方如黄连温胆汤;虚热呕吐的竹叶石膏汤。
三、食积阻滞,胃失和降:此常选用消食导滞之药物,方如保和丸。
四、浊阴停聚,逆而不降:呕吐属于痰饮水湿上逆者常居十之七八,浊阴上逆而呕,若不祛其痰饮,化其湿浊,唯以调气降逆是务,将会徒劳无功。观调中降逆之方每配半夏、茯苓、砂仁之属,盖欲籍助茯苓、半夏、砂仁燥湿、化浊、淡渗之功,去其潴留湿浊,恢复脾胃健运,使中焦健运,湿浊下行,呕吐可止。再从气与津的关系分析,三焦是津气升降出入的通道,气调津自畅,津畅气自调,呕是津气上逆之象,自当两调津气。
五、肠道壅滞,浊阴上逆治疗呕吐,尤须考虑下部是否有阻滞。因为胃气不得下行,也有因下有所阻而致者。故仲景提出了“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的治疗原则。仲景用大柴胡汤、大黄甘草汤通大便以止呕吐,即体现了病在上而求之于下的治疗方法。亦即欲求南熏,先开北牖之意。
六、风寒之邪,内侵胃腑此为肺胃不和之呕。此证既有风寒束表的证象,也有胃气上逆之呕,显然是因卫气出入受阻,内归胃肠,妨碍脾运,水湿内停,以致逆而上行。此种当选用疏风、散寒、宣肺药物疏解在表风寒,宣降闭郁之肺气,在解表基础上和其肠胃,才是两全之策。所以常选用具备解表和里两种作用的苏叶、藿香、生姜之属与砂仁、半夏、茯苓等药组合成方,如不换金正气散。
七、气化不及,水逆犯胃:肾阳虚衰,气化不行,水邪从少阳三焦上逆犯胃,常以小便不利或不通与呕吐同时并见为其特征,但须兼见舌体淡胖才是阳虚水犯机理。亦有表证初起,即影响肾的气化功能障碍而致水邪上逆者。此种机理,当用桂枝、附子温阳化气,再用茯苓、泽泻淡渗利尿,方如五苓散、真武汤。
八、肝胆有病,横逆犯胃此证为胆胃不和之呕。此证既有口苦、胁痛等肝胆证象,又有呕吐、恶心、脘闷食少等脾胃证象。引起呕吐的原因,是因肝胆有病影响脾胃,所以应把治疗重点放在肝胆,在疏肝与柔肝的前提下配伍降逆药物,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就属此种配伍形式。根据“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的理论,一般呕吐可配伍适量柔肝的白芍、缓肝的甘草、大枣、镇肝的代赭石,增强止呕效果。这种用法是针对胃部痉挛所致的呕吐施治,很有实用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