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

 教技1701李瑞青 2019-11-12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很多,按齐莫曼的观点,自主学习是自我、行为和环境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结果。自主学习并非仅仅由自我过程来决定,它还受到环境事件和行为事件以一种交互作用的方式来影响。从外部来看,有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从个体内部来看,有已有知识、元认知过程、目标、情感、认知风格、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等因素的影响。这里就一些主要因素进行阐述。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

(1)学习动机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一切动机都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人的需要是复杂而多样的,因而人的行为动机也就成为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人类任何行为、活动都离不开动机这一动力系统的推动。动机从来源上可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两大类。内在动机是指由儿童自身的需要与兴趣所激发的动机,如儿童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而在学习中主动积极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外在动机是指由外力所诱发的动机,如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而进行自主学习。外在动机在儿童学习发展初期往往占据重要地位。大量研究表明,内在动机更有利于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一个人动机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学习自主呈正相关,成就动机越高,则自主性越强。

(2)归因模式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的解释或推论。归因理论从认知观点剖析了个体的行为动机,为解释、预测个体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角度,因而从本世纪 60 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研究者普遍认为,归因模式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主要个体因素。如果个体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学习活动结果归因于可控制的非稳定性内部因素,相信通过对活动中个人努力程度、时间安排、方法选择等的调控可以改变学习进程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学生就更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与此相对,如果个体把自己的学习行为及结果看作是非个人可控的外界因素所致,则会倾向减少对自己学习行为的控制。80 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已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上述结论。另外,自主学习研究者发现,在归因上进行反馈会影响自我效能、动机和学业成就,自我效能和动机是影响自主学习进行的重要内在因素,学业成就是自主学习的结果表现。

(3)自我效能感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有关个体自我效能感与其自主学习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内部因素,一些研究指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认知策略、控制策略,努力程度呈显著正相关,齐莫曼和玛廷日帕里斯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评价、组织、计划、目标设置等自主学习能力也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周勇、董奇进一步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则其自主性也较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方面也表现不佳。另外,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显著正相关,这种相关在成就低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强烈。马尔顿等对有关自我效能的研究进行元分析后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38,表明有14%的学业成绩差异可以归因为自我效能感。研究还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任务的持久性、任务选择、良好技能的获得等呈正相关。因此,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动机变量。

(4)目标设置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中,目标设置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者一般会以自己所设置的目标为参照标准,来考察学习任务和成绩,监控学习进展情况,形成有关数量与速度的内在反馈,从而做出进一步的调节。研究发现,与低成绩学生相比,高成绩的学生更经常、更一致地根据学习任务设置学习目标。但是齐莫曼认为,目标设置本身对自主学习并不是关键的决定因素,重要的是要对目标的类型和目标的设置方式做出区分。首先,目标的设置应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设置切实可行的目标。自主学习能力高的学生能更好地设置可以完成的目标。其次,要对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做出区分。研究表明,帮助低学习动机的学生,让他们学会设置近期学习目标,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第三,要区分具体目标和概括目标,设置具体目标的学生和设置概括目标的学生相比,学习效果更好,对完成目标更具有自信心(Pintrich, 1995)。第四,要区分学生自定的目标和外部给定的目标。研究表明,对于低成就动机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设置目标能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最后,要区分掌握目标和成绩,另外,目标也能够影响动机,行为目标可以导致学生去监控自己的行为。雷雳、汪玲等研究了目标定向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2001),认为掌握定向的学生更容易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加工,因而是最佳的定向方式。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和积极的应对困难的方式,并可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5)元认知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元认知是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信念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监控和调节。一般而言,研究者把元认知分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过程两个方面,元认知知识是对有关自我、任务、策略等方面的知识或信念,元认知过程主要指对认知过程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如时间管理、策略选择等。元认知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元认知过程对自主学习的决定作用更为显著。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对元认知过程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自主学习者不仅仅包括对个人的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如果没有反思意识及对认知过程、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自我监控和评价,认知的发展是会受到妨碍的。当我们遇到问题迁移时,对于以提高高水平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干预的元认知过程的强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奥德曼(Alderman,1999)也认为,元认知是个体自主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

(1)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在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专断型、放任型、民主型这三种不同的教学风格,研究认为,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专断型与放任型教学风格均会妨碍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民主型教学风格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学生自主学习有着不同的影响,而在相似的教学中学生自我监控发展水平的高低则与教师在自主学习各方面的教学水平有密切关系。总之,在开放课堂中,由于较少的外部控制与限制,师生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自主性也较高。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可以充分地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宽松、自然的课堂环境。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提供这样的环境。在现代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学,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这样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齐莫曼等人把影响自主学习的环境因素分为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两类。他们认为,在社会环境中,可供模仿的榜样以及同伴、教师、家庭的帮助对自主学习有重要影响;在物质环境中,信息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及学习场所对自主学习有一定影响。香克和齐莫曼提出,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起源于对外部经验的学习,其后经过一系列阶段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依次要经历四级水平,即观察水平、模仿水平、自我控制水平和自主水平。在观察水平上,学生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学习最快。例如,通过观察榜样,许多学生能够归纳出学习策略的主要特征。但是,要把这些技能整合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多数学生需要实际的练习。在这其中,模仿的准确性随榜样的指导、反馈和社会性强化而提高。当学生的行为接近了榜样行为的一般形式,学习就达到了模仿水平。此时,观察者不再直接照搬榜样的行为,而是模仿一般的形式或风格。例如,他们可能模仿问题的类型而不去模仿榜样的原话。当学习达到自我控制水平时,学生能够面临着迁移任务独立地应用学习策略,学生对策略的应用已经内化,但它还要受对模仿行为的表征和自我强化过程的影响。当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和情境的变化系统地调整自己的策略时,学习技能就达到了自主水平。在这种水平上,学生能够自觉地使用策略,根据情境特征调整自己的学习,由目标和自我效能驱使去获得成绩。在没有榜样指导的时候,学生也知道何时运用特定的策略并自主变换策略的特征。因此,在学习达到自主水平的过程中,榜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他研究也表明,自主策略的同伴示范是有效的。另外,自主学习者面临复杂困难的学习任务时,也会向别人寻求帮助。只是他们更多地希望得到提示,然后自己思考,得到答案。还有,图书馆等其他信息资源状况、适当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一定影响。从以上一些研究可以发现,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很多,它们之间的作用方式也极其复杂。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要涉及动机性因素,也要涉及学习过程中的策略因素,并且与元认知的作用息息相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