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张载《正蒙》神化篇第四

 泮溪秋玉 2019-11-12

【原文】:
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一气而已。
【译文】:
神是一种天的德行,而化是指一种天的道义。德属于它的体而道作为它的用,也是统一于气体而已(神被当作天的一种德行,它的变化被当作是天的一种道义,而德行就成为神的无形之体,而道义就成为神申明天地大义的一种用,它们都离不开阴阳两种气体的运行变化规律)。
 
【原文】:
“神无方”,“易无体”,大且一而已尔。
【译文】:
神没有固定的形象,它的变化也没有固定的形体,它们博大并且能合二为一(神是无形的,它的变化也是神速的,让人看不到形体,但是它们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体和用从来不会分离)。
 
【原文】:
虚明照鉴,神之明也;无远近幽深,利用出入,神之充塞无间也。
【译文】:
虚静明朗的观照鉴查,使天道之神明白无误的通达万物的运行规律;没有远与近、深与幽的区别,利用气体的出入,天道运行的规律会遍及天地万物,并且会与它们的思想行为交汇在一起(神的特点是至静至纯的,它们在天道中能明察秋毫万物的生长规律,不分物象的远近,明暗,利用阴阳两种气体在物象体内的运行规律,它会遍及到一切物象的思想和行为,匡正万物的运行,不让它们违背天道的运行规律)。
 
【原文】:
天下之动,神鼓之也,辞不鼓舞则不足以尽神。
【译文】:
天下一切的运动变化没有不受到神的鼓动,如果没有相应的言辞鼓动,就不能达到与神的鼓动相应的效果(神的鼓动主要是指天道之神的大义凌然,公正严明执法天地间,是因为有神昭示着,世间的因果报应丝毫不差,所以世间物象才能循规蹈矩,没有逾越天道规律的,圣人与神的思想相应,所以他们就会运用言辞鼓动弟子们,在天地之间要有仁义礼智信,要广行十善:不杀生命,不偷盗财物,不犯淫欲,不搬弄是非,不恶口骂人,不说奉承话,不打诳语,不贪得无厌,不生气嫉妒,不固执己见。这样就会与神的鼓动效果相应,就会让天地人永远安泰康宁)。
 
【原文】:
鬼神,往来、屈伸之义,故天曰神,地曰示,人曰鬼。
【译文】:
鬼神属于气体往来屈伸,变化所为,所以在天称为神,在地称为示,在人被称为鬼。(鬼神是阴阳之气变化的结果,在天被称为神,属阳气,在地被称为示,属阴气,在人被称为鬼,属阴气)。
 
【原文】:
形而上者,得辞斯得象矣。神为不测,故缓辞不足以尽神,缓则化矣;化为难知,故急辞不足以体化,急则反神。
【译文】:
在形体之上,要通达无形的物象,只有通过言辞描述它的运行规律才能了解这种物象。神因为变化莫测,所以描述时的言辞过于缓慢,就不能完全把神的效用描述出来,太过缓慢了就不能跟上神的变化速度了。物象变化以后的规律很难知晓,需要认真体察,所以言辞的表述也不能过于急切,这样就不能了解物象变化的过程,如果言辞过于急切就站在了神变的对立面了(这里讲了无形的物象,运动变化规律需要靠言辞来传达,如果言辞传达的缓慢,就不能极尽神的变化效果,而出现虚构的场面,如果言辞过于急切,就不能与神的变化过程相吻合,这都是没有真实的在描述无形物象的变化规律)。


【原文】:
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其在人也,智义利用,则神化之事备矣。德盛者穷神则智不足道,知化则义不足云。天之化也运诸气,人之化也顺夫时;非气非时,则化之名何有?化之实何施?《中庸》曰“至诚为能化”,孟子曰“大而化之”,皆以其德合阴阳,与天地同流而无不通也。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尔。然则象若非气,指何为象?时若非象,指何为时?世人取释氏销碍入空、学者舍恶趋善以为化,此直可为始学遣累者,薄乎云尔,岂天道神化所同语也哉!
【译文】 :
气体分为阴阳,它的运动变化过程属于一种渐变过程,当两种气体合二为一、变化让人无法预测时被称为神。对于人来说,他们身上存在智慧和道义,如果能够得到合理利用,那么他们自身也就具备了神与化的作用。德行深厚的人处处伸张道义,极尽神思那么智慧就不足以外说,知道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通达一切智慧那么仁义就不足说了。天道的变化离不开运行中的气体,人道的变化离不开顺应天时。如果没有了气体和天道的时令,那么就谈不上万物的变化了,变化也就失去了真实实施的对象。《中庸》说只有极尽真诚才能发生变化,《孟子》说只有德行广大才能发生变化,都是因为他们的德行深远,已经明白阴阳两种气体的变化规律,与天地的德行已经发生了相互感通。所谓气体并不是蒸发凝聚让人看见以后才能感知;那些刚建的,顺从的、运动的,静止的、浩远的、湛一的气体都可以称为物象。如果这些物象不能称为气,那么还有气体组成的物象吗?如果这些时令也不是气体运动变化产生的,那么什么才能被指认为是时令呢?世间的人都认为释迦摩尼佛已经消除了对物象的障碍,从而才能成为一位觉者,而读书的人却认为只有通过断恶修善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从而才能成为觉者,这都是为觉悟人生,认识宇宙真相所找的借口,这样的言论实在太举足轻微了,这难道可以同天道变化规律中的阴阳两种气体的神与化的作用可以同日而语吗?(变是一种相互作用,而神已经达到纯一精湛之境,变化无法预测,在人身上则体现为道义属于一种神,无法预知,而智慧属于一种变,有形有象。天道离不开气体,人道离不开时令,而他们共同都离不开物象,世间人认为佛已经消除了对物象的障碍所以才能成佛,读书人认为只有断恶修善才能成佛,不论哪种认识,都离不开天道规律,气体的神与化的作用)。
 
【原文】:
“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谷神不死”,故能微显而不掩。
【译文】:
阴阳之气发生改变了才会出现难以预测的神化效果,这是由粗步的认知步入精确的认知;神化之后,两种气体的运行规律却能统一起来才能称为变,这样是用气体之间明显的变化来显示它们细微之处的变化。地道运行永远不会停止,所以才能将微细的生命运行显示出来而从来不会掩饰自己。(这里讲了几种阴阳之气的变化特点,由变到化,由化到变,从粗到细,由明到暗,共同特点是不论变与化从不掩藏自己)
 
【原文】:
鬼神常不死,故诚不可掩;人有是心在隐微,必乘间而见,故君子虽处幽独,防亦不懈。
【译文】:
鬼神恒常不死,所以人就要真诚的待人处事而不能掩藏自己;人如果把自己的私心隐藏了起来,那么鬼神就会乘机发现,并让它显现出来,所以君子即使一个人独处,也要防止不要让心有所懈怠,向外驰散。(这里讲了人有私心,鬼神都可以发现,所以不能侥幸存有无人知道自己的心思,要让自己的心永远处于大公无私中)
 
【原文】:
神化者,天之良能,非人能;故大而位天德,然后能穷神知化。
【译文】:
阴阳之气,神与化的作用,是天的本能并非是人为能作用的;所以只有德行深厚的人才能与天德相互感应,然后才能明白神与化的运行规律。(气体有阴阳两种变化时称为变,如果两种气体相互分离只剩下一种气体了就称为神,神变的作用人为不能操纵,只有德行与天道一样深厚了,才能通达明了它们的运动变化规律)
 
【原文】:
大可为也,大而化不可为也,在熟而已。《易》谓“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强也。
【译文】:
当阴阳两种气体聚集的足够多了,就能够发生相互的作用力,但如果这种作用力产生了物象,这种变化便结束了阴阳两种气体的相互作用力,因为它已经有了物象自身纯熟的变化规律。《易经》上说只有阴阳两种气体穷尽它们的神变作用,才能够了知它们之间细微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在说明只有圣人的德行洪厚,他们的仁义普施已经达到了完全顺应民心,他们已经完全熟悉的掌握普施仁政的方法,所以说这并不是智慧和能力能够勉强做到的。(这里的大是指圣人的德行深厚,这里的变化是指圣人普施德政方法纯熟,已经熟练掌握这种教化民众的规律,并且与天道相符,所以说个人的小智慧是不能达到与天道的大智慧相媲美,这都是圣人的德行已经能够承载天的教化作用)
 
【原文】:
大而化之,能不勉而大也,不已而天,则不测而神矣。
【译文】:
阴阳两种气体聚集到足够大的时候就能产生升降,胜负等变化,它们的这种变化能通过自然运作的方式而达到足够大的程度,如果这两种气体的运行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不会停止,那么它们就能产生阴阳两种气体的分离,从而形成天地,如果它们的变化无形无象,又让人无法预料,那么这就被称为一种神变。(从大到变,再到形成天地,再到产生神变作用,都没有离开气体的运行规律)
 


【原文】:
先后天而不违,顺至理以推行,知无不合也。虽然,得圣人之任者可勉而至,犹不害于未化尔。大几圣矣,化则位乎天德矣。
【译文】:
圣人先考量气体后天的运行规律而不产生怀疑,然后再顺从天道的运行原理进而推究它们的运行规律,这样做的话圣人的智慧才能够与天道的运行规律不相违背。即使是这样的道理,但是圣人得到天道的使命都可以利用这种方法了知万物的运行规律,更不用说运用此种方法纯熟到能产生神变的作用。圣人的德行多么广大深远,他们能纯熟的掌握普施德政的方法,并且能达到神变的境界,那么他们的德行就跟天德一样广大深远了。(这里讲了圣人德行的重要性,能够了知物象无形无象的变化规律,能通达气体神变的运行规律)
 
【原文】:
大则不骄,化则不吝。
【译文】:
德行广大深远但是不会骄傲,能熟练的掌握普施德政的规律,即使能达到神变的境界也不会吝惜广行这种顺应民心的道义(从形而上角度解释为德行深厚,要不骄傲,也不能吝啬伸张道义)
 
【原文】:
无我而后大,大成性而后圣,圣位天德不可致知谓神。故神也者,圣而不可知。
【译文】:
德行深广到心里没有我的存在,并且极尽全力为民众伸张道义,这样才能称为德行广大,已经能够开启本性的良善,普施德政而不懈怠,才能称为真正的圣人,但是圣人的地位能达到与天德的境界相符合的状态,却没有凭借自己的智慧,这就叫做神变。所以说神变是最变化莫测的,即使是圣人也不可能知道这种境界。(通达神变的作用力,圣人没有运用自己的智慧,而是涵养自己本性中深厚的德行,以此来通达天道运行变化的规律)
 
【原文】:
见几则义明,动而不括则用利,屈伸顺理则身安而德滋。穷神知化,与天为一,岂有我所能勉哉?乃德盛而自致尔。
【译文】:
见到微小的事物就能明白其中的义理,动用道义但是不会使民众有束缚感,并且会用利益驱动让他们向道义看齐,就如同气体一般,在做着屈伸顺从民众意愿的事情,那么身体将会变得安然,从而使德行也会日渐滋养的深厚广大。穷尽万物神变的规律而能了知它们细微的运动变化,与天道的运行规律已经合为一体,这哪里有我自己的智慧与作为,这都是因为德行深厚,能够与天道运行规律相应的缘故。(这里还是讲德行深广能够胜过人为小智慧,能遵从天道的运行规律而不逾矩,可以达到与天齐德的境地)
 
【原文】:
“精义入神”,事豫吾内,求利吾外也;“利用安身”,素利吾外,致养吾内也。“穷神知化”,乃养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强,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
【译文】:
对于精细的义理能够了知清楚,这样就能步入神化的境界,因为事情的发展我提前已经在内心有所预备,希望它的发展能够利益到外在的一切,这样提前准备,没有不达到预期效果的;利用预料中的事情的发展变化来安定身心,是因为自己想要做到长久的道义普施能有利于外在的发展,并且能够涵养我的内在德行不断深广。穷尽事物的神变,以此了知它运动变化的规律,即使微不可测,但是自己能集中精力最终熟知深妙的物象变化内含的统一规律,这并不是说运用自己的智力和思虑就能够勉强的找到事物神变的规律,这是因为有广大深远的德行已经流传在外,并且能普施德政深得民心,这也就是君子并没有运用智慧,而是使用它的德行,将道义普施,而来治理国家和民众的。(穷神是一种无我的感知状态,因为它能将这种深不可测的变化规律逐渐掌握,知化是一种纯熟的表现,因为他能将这种道义的规律运用的深得民心,所以说圣人的这种穷神知化的能力是与天道的运行规律是能相互发生感通的)
 
【原文】:
神不可致思,存焉可也;化不可助长,顺焉可也。存虚明,久至德,顺变化,达时中,仁之至,义之尽也。知微知彰,不舍而继其善,然后可以成人性矣。
【译文】:
精神不可以用来思考,只要保存在内即可;变化也不可以刻意去助长,只要顺从就可以了。存有一颗虚明淡泊的心,长久的培养深厚的德行,顺从着一切的变化,合乎时令的发展,这就是最高的仁,最完善的义。明白微细的和彰显在外的变化,不舍弃它而是继承它善的部分,这样就可以成就人性的美。
 
【原文】:
圣不可知者,乃天德良能,立心求之,则不可得而知之。
【译文】:
圣人不可以去了解他,是因为他具有天的德行和善良的本能,如果用心去追求这种境界,就是明明知道不可能达到而想要达到。
 
【原文】:
圣不可知谓神,庄生谬妄,又谓有神人焉。
【译文】:
因为圣人的言行不可猜测所以被称为神化,庄子又说出了想象的话,认为有神化人物的存在。
 
【原文】:
惟神为能变化,以其一天下之动也。人能知变化之道,其必知神之为也。
【译文】:
唯有精神能够发生变化,用它的物象而带动天下万物的变化。人能够了解其中的变化之道,也就明白了是一种精神的施为。
 
【原文】:
见易则神其几矣。
【译文】:
如果能看到玄妙的易那么就能细微的了解它的神变过程了。
 
【原文】:
 “知几其神”,由经正以贯之,则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几者象见而未形也,形则涉乎明,不待神而后知也。“吉之先见”云者,顺性命则所见皆吉也。
【译文】:
了解了细微的神变,用经文严谨的将它贯穿,那么不会用多少天,就可以认识神变的终始。大多数人都是见到了物象而不了解它的无形,有形就能很快明白了解,不等到神变以后才了解。吉之先见的意思是只要顺从着性命的规律那么所见的一切都是吉利的。
 
【原文】:
知神而后能飨帝飨亲,见易而后能知神。是故不闻性与天道而能制礼作乐者末矣。
【译文】:
知道神变的规律以后就能忠君孝亲,见到易的变化规律后就能知道其中存在的精神。所以不通达本性与天道规律的人而能制作礼乐是从来没有的。
 


【原文】:
“精义入神”,豫之至也。
【译文】:
精义都已达到了神变,这样说明已经有充足准备了。
 
【原文】:
徇物丧心,人化物而灭天理者乎!存神过化,忘物累而顺性命者乎!
【译文】:
追寻外在事物会丧失本心,人为的来使事物发生变化这是在泯灭天理,保存精神感觉万物变化而不去思索,就会忘记万物的负累而顺达性命的规律。
 
【原文】:
敦厚而不化,有体而无用也;化而自失焉,徇物而丧己也。大德敦化,然后仁智一而圣人之事备。性性为能存神,物物为能过化。
【译文】:
性格敦厚老实但是没有达到本性开化的程度,这是虽然有身体但是不能发挥本性作用的表现;事情变化的时候会感觉自己的心也受到牵动,这是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而使自己失掉了本心的中正。德行深厚的人不但敦厚老实,而且能够使自己的心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而不会受到干扰,这样做就能使仁爱和智慧存在于一身,并且圣人的言语教化,真诚具备。使本性的良善能够发挥出作用来,就能够保存精神而不使其外露,即使在事物的变化过程中也能使心保持中正不倚,这样才能顺应万物的变化。
 
【原文】:
无我然后得正己之尽,存神然后妙应物之感。“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过则溺于空,沦于静,既不能存夫神,又不能知夫化矣。
【译文】:
没有我的思虑才能够得到端正自己思想的目的,保存精神不使它沾染外境,就能与万物的变化规律保持感通。只是了解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而不去过于思虑这种变化规律,如果刻意思虑就会沉迷在空无的状态,就会深陷在万物静止的状态中,这样既不能将自己的精神保存起来,也不能通达万物在运行中的变化规律。
 
【原文】:
“旁行不流”,圆神不倚也;“百姓日用而不知”,溺于流也。
【译文】:
流水遍行但是它保持规律,不会散开,这里讲的是保存精神不让它外露就会让心处于中正之中;百姓每天都生活在阴阳两种气体的运行之中,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其中的万物运行的规律,这是因为他们每天都沉溺在随着大众生活的过程当中了,而无法察觉阴阳两种气体运行变化的规律。
 
【原文】:
义以反经为本,经正则精;仁以敦化为深,化行则显。义入神,动一静也;仁敦化,静一动也。仁敦化则无体,义入神则无方。
【译文】:
道义是用来验证经文内容的根本,如果经文传达的思想正确那么就会使道义运用起来更加精细;仁爱是以敦化民心,显现良知为准则,如果行为趋向于本性,并且发生变化,那么这种仁爱就会显现。实行道义但是能保持精神的内守,这就是外在即使有动作,但是内心保持安静的表现;用仁爱之心来敦化民心,即使内心处于中正状态,但是民众已经开启本性的良善,并且言行得到改善,这就是内心处于寂静的状态但是外在已经得到了趋向于本性的转变。用仁爱之心教化民众,使他们能够开启本性的良善,这样做就不会感觉到形体的负累,实行道义但是能保持精神的内守,这样就会遵循天道的运行变化规律,而不会陷入固定的模式,因为一切的变化都是天地运行本性规律的自然显露。


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 The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