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学养生——快乐比读书重要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12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翻译: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品德高尚的儒者,不要做没有修养的儒者。

孔子对品德的修养非常重视,不断的劝导自己的学生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子夏小孔子44岁,是孔门十哲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子夏比较全面的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子夏在传播孔子思想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子夏是《论语》的主要编写者,子夏的办学成绩是孔子的弟子中很突出的。

但是从子夏因为儿子的去世而哭瞎自己的眼睛这件事情来看,说明子夏的心胸不是很宽阔。孔子看人是非常的准,孔子是在劝子夏要学的心胸宽广一些。

小人和君子是相反的两个词,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在哪里?君子是《论语》中孔子讲的最多的词之一,孔子从多个方面阐述什么是君子,怎样才能成为君子,为什么成为君子那么重要?

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有一句著名的话,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是孔子很重要的区别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君子心胸宽广,光明磊落;小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孔子认为读书人首先应该让自己成为君子,没有忧愁,整天快快乐乐,这样读书才养生。

君子是追求养生的人,读书不一定能养生,只有成为君子那样的儒生才养生。

王羲之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但是他也是书法家群体里面寿命较短的人。当时有位叫王述的,与王羲之同门同姓同龄还同宗,王羲之从小就将王述视为假想敌。当时王述和王羲之的身世齐名,在书法上的地位就没有可

跟着孔子学养生——快乐比读书重要

跟着孔子学养生——快乐比读书重要

跟着孔子学养生——快乐比读书重要

比性了,但是王羲之的书圣地位是被后人逐渐推上的,王羲之活着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会成为后世追捧的书圣。

王羲之是个完美主义者,追求书法、文章、地位等各个方面都不输人。王述在官阶地位高出王羲之,王述当了扬州刺史,王羲之在会稽当官,王羲之在会稽写了书法第一名帖《兰亭序》,当时会稽归扬州管辖。王述要来“领导”王羲之了,王羲之心里生气,向朝廷打报告要求把会稽从扬州划出来,将会稽升格为越州,这样自己就可以跟王述平起平坐,一样是刺史了。为了与王述斗气,王羲之要搞行政区域调整。

朝廷没有同意王羲之的意见,王羲之受不了这样的气,辞职了。王羲之辞职之后,过得并不怎么好,心胸不宽阔的人,总是能找到让自己不高兴的理由。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里记载:“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王羲之称病辞职以后,因为郁闷生气,不久就去世了,终年59岁,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竟因为心胸狭隘而早逝。书法可以让人养生,如果心胸狭窄也是不行的。

读书可以养生,但是长寿老人大多不是读书人,而是生活在偏僻农村的劳动者,许多的知识精英反而英年早逝。大家都知道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都说学习知识来改变世界,用知识来改变命运,很少说让人做君子更健康、让人更快乐。

很多人认为读书是为了文凭、为了有个好的工作,人们把读书当做谋生的工具,抱着这样的目的读书。

把学习当做负担的人多,把学习当做快乐的人少。现在高校的学生整体健康状况很不乐观,高校甚至是某些违法行为的高发区。按照孔子的标准,现在的大学培养的学生大多是小人儒。

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孔子早已经清楚的认识到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教育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君子。

学问做的很好,如果心胸狭隘,这样的学者也只能算是小人儒。做君子儒者是为了养生,修炼仁德首先是让自己养生,身体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