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温2

 差点气死 2019-11-12
    上篇总论—J
  广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就是太
    阳伤寒的定义。“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就是太阳温病的定义。太阳
    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这三个名词’.就是明确地把太阳病分成了三类:一
  ‘ 类是中风,一类是伤寒,一类是温病。“太阳病”是什么意思呢?太阳病是表
    证的代名词,因为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所以太阳病就是表证。太阳中风
    与太阳伤寒都属于表寒证,其中太阳中风是表虚证、太阳伤寒是表实证,而太
  ’ 阳温病则属于表热证。太阳温病为什么不恶寒呢?前面已经讲了,它是伏气
    发病,是冬天感寒,邪气伏在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天腠理开泄时,从里向外发。
    它不是新感受的邪气,它是郁热从里向外发,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发热而渴,
  ’ 不恶寒”o但是它从里向外发也是发到体表来,所以也属于太阳病。关于太.
    阳病的治法,《伤寒论》中指出:太阳中风,“桂枝汤主之”;太阳伤寒,“麻黄汤
    主之。”但是太阳温病怎么治疗?条下无方,没有下文。为什么会是这样?这
  · 个问题很值得讨论,后人就进行考证,考证的结果就认为,<伤寒论》中关于温
    病的内容丢失了。为什么这么说?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伤寒卒病论集》,就是张伸景自己给《伤寒论》写的序,现在把它简称为
  . 《伤寒论原序>o他在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
    念,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芋;’乃勤求i
    抟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
    囊》. 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序中所说的是他的家族人
    薯黎茎:以往有二百余口o文中的。稔。字,就是年的意思,谷物一熟为一
    “稔”,从建安纪年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死亡了三分之二,也就是一百四
  . 十口左右。“伤寒十居其七”,三分之二中的十分之七,就是大约有一百口人
    死于伤寒。面对这么悲惨的局面而束手无策,,对他是个很大的刺激,于是他就
    “勤求古训”,对《紊问》、<九卷>(就是<炅枢经》)、<八十一难》(就是《难
  . 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这些古代的医学书籍反复进行研究,又“博
    采众方”,搜集当时民间的治疗的方剂,“并平脉辨证”.,结合自己诊脉辨证的
    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一共是十六卷b
    这段话中有两个疑点o一个疑点是,在<伤寒卒病论集》里写了“为《伤寒
    杂病论》合十六卷”o就茌这篇序里就有两个书名:一是《伤寒卒病论》,一是
    《伤寒杂病论》。那么,这部书的名称到底是<伤寒卒病论>还是<伤寒杂病
    论》?第二个疑点是,张仲景自称“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而王叔和整理
    出来,流传于后世的只有十卷,其它的六卷在哪里?内容是什么?这是千古之
    谜。《伤寒论》是王叔和在他当时能收集到的{:伤寒杂病论》的残简里整理出
    来的,定名为《伤寒论》。还有《金匮要略方论>-书,也是张仲景所著,但这部
L上篇总论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书并不是王叔和整理的,是北宋初年,翰林学士王洙在翰林院的故纸堆里发现 ;
  了一部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残书,这是<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里面有 I
  与<伤寒论》相同的内容,也有不相同的内容,后来经过林亿等人校订整理,删 I
  掉了与《伤寒论:》相同的内容,保留了论述杂病与妇人疾病的部分,题名为<金 :
  匿要略方论’。这部书虽然以论述杂病为主,但它是否就是张仲景所说的十 J
  六卷中的那六卷,也不得而知。 ‘ j
    后世对那六卷的内容有两种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书名是<伤寒杂病 :
  论》,其中十卷是伤寒,那六卷就是杂病。也有人认为,书名是<伤寒卒病论》, f
  那六卷就是温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卒与猝同义,是忽然、突然、仓促之意., l
  就是快的意思o<伤寒卒病论》写的就是伤寒卒病。关于卒病的解释,有两种 i
  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伤寒卒病”是伤寒与温病的统称。就是说,伤寒与温 I
  病都是突然而发的外感病,因为它们都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所以统称为 I
  “卒病”o这里的“伤寒”,是指广义伤寒,“卒病”,就包括伤寒与温病。持这 j
  种观点者以《温疫论>的作者吴又可为代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伤寒卒病” I
  是个合称。“伤寒”是指仿寒病,“卒病”是指温病。因为温病是外感温热邪 I
  气,相对来说,温病比伤寒发生、发展更快,所以称之为“卒病”,<伤寒卒病论》 :
  就是“伤寒温病论”.是这两种病变的合称。持这种观点者以《伤寒温疫条翥言:豪:
  的作者杨栗山、<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为代表。吴又可与杨栗山、吴辑
  对。卒病”的看法虽然有分歧,但他们都认为《伤寒论>应该是十卷加六卷,其 :
  中十卷是论伤寒,另六卷是论温病,这六卷由于亡佚于兵火而失传了。因为它 I
  论温病的内容失传了,所以后世对温病的认识就不如对伤寒的认识深刻。在 I
  这一点上,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从原书来看,<伤寒论》确实对伤寒病的论 :
  述非常详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讲得都非常详 I
  细,但是对温病只零零落落地提到了一些内容,没有一个辨证论治的体系,所 J
  以古人说它是“详于寒而略于温”。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伤寒论》只有十 !
  卷,那六卷没有了,这个谜就解不开了,就认为是把温病的内容丢失了。因为 【
  现在见到的<伤寒论》是王叔和整理编次的,不是原本,所以大家对张仲景并 『
’不怀疑,而是把责任归咎于王叔和,认为《伤寒论·伤寒例>里关于温病的那 !
  些内容是王叔和伪造的,不是张仲录的原文。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我觉得 I
  道理不充分。为什么?我认为王叔和没有必要伪造这部分内容,他有自己的 l
  著作《脉经》,如果他想伪造,可以把他的观点写到他自己的著作里去,没有必 I
  要往《伤寒论》里加。另外,<伤寒论·伤寒例》里关于伏气温病的内容写得非 J
  常清楚,明确指出是:“《阴阳大论>云”o《阴阳大论》虽然已经亡失,无从考 I
  证,但是王叔和也没有必要伪造这么一段话加在<伤寒论》里。后世有人说, I
    I
    上篇总论-
  广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 把温病搞混乱了不是《伤寒论》原书的问题,始作俑者是王叔和,这种观点一
    直持续到清代,直至现代也有人这么看。我认为这种说法没有什么道理,因为
    《伤寒论》中温病的内容残缺不全是由于《伤寒论》这部书残缺所造成的,所以
    不应该把古代文献的缺失所造成的遗憾强加于为整理《伤寒论》做出巨大贡
    献的王叔和。 ‘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这部书里也有关于温病的论述。如“太阳中热
  ‘ 者,喝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喝,是指伤署,是暑
    病口这里说得很清楚,太阳病中的“中热”,是外感暑热邪气而致病,署病当然
    属于温病的范畴。其表现是汗出,恶寒,身热,口渴,治疗用白虎加人参汤。在
  ‘ 这一条中,对病因、症状、治疗都讲得很清楚。可以说,《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方论:》这两部书中都涉及到了关于温病的内容,但是记载不多,只是零散地见
    于各篇之中。
    由前面所讲的内容可以看出,从战国到东汉末年这段历史时期中,中医学
    对温病已经有所认识,对温病的病名、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都有所涉.及,但
    都是散在的,内容不多,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因为《黄帝
  · 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这囚部书历来都被视为中医的经
    乍,特别是《伤寒论》,它是现存的第一部讲辨证论治的重要临床经典著
事黧
    :以后世把它称为“方书之祖”,称张仲景为“医圣”。因为<伤寒论》里提
    甚病,所以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后世的医家一般都认为《伤寒论》
    型舌薯雾治法也就包括了温病的治疗在内o<伤寒论》里清法的代表方剂如
    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下法的代表方剂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这
  . 些经方也确实被后世温病学派所广泛应用。但是也应该看到,《伤寒论>对外
    感病初起的治疗用辛温解表,而温病初起是表热证,不能用辛温解表,可见伤
    寒法不能完全包括温病的治疗a虽然<伤寒论》里的一些法、一些方对后世温
  . 病学派很有启发,而且直到今天也被采用,但是并不能说<伤寒论》就包括了
    温病。因为<伤寒论>是经典著作,被历代医家所尊崇,所以从它问世以后
    一直到公元1200年左右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温病的认识始终不能
  . 跳出<伤寒论》的框框,不仅认为温病是伏寒化温而致病,而且认为《伤寒
    论》的治法也包括了温病的治法。从这方面来看,《伤寒论》也确实限制了
    温病学的发展,所以一直到宋代以前,温病学说一直是徘徊不前,没有大的
    进展,这种尊经崇古、缺乏创新恩想的研究方法,也正是导致温病学说发展
    缓慢的原因。
    3.《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对温病的认识
    继《伤寒论>之后,隋、唐时期有几部重要著作也涉及到与温病有关的内
  L一上篇总论
一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容。隋代巢元方主持编写的《诸病源候论》,大概成书于公元610年,o从书名
来看——<诸病源候论》,“源”是指病因,“候”是指证候。这部书对各种疾病
的病因与证候进行了分析,其中把温病列为三十四候,对它的病因和证候进行
了分析。但是只有三十四候,从内容上看,虽然比<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书
的条目清楚,但是并没有形成辨证论治的体系D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干金要方>大约成书于公元652年,《千金箕方)大约
成书于公元681年。在这两部书里,关于温病的记载,在《伤寒论》的基础上
又有所发展,特别是书中滋阴解表的葳蕤汤与清热凉血的犀角地黄汤这两个
方剂,对后世温病学派有很大的启示o<备急千金要方》中收载“辟疫气”、“辟
温气”、“辟温疫气”方剂36首,《千金翼方》中有治疗温病的“杂方附”6首。
在这些方剂中,既有预防的方剂,又有治疗的方剂,为后世防治温病提供了
借鉴。
    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大概成书于公元752年,书中也收载了治疗与
预防温病的数十个方剂。
    总之,这几部著作对温病的认识有所进展,而且提出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
剂,但是在理论水平与辨证论治的体系上并没有大的发展。可以说,从战国到
隋、唐时朔,在四部经典著作以及后世这些重要著作里,虽然对温病有所记载,
给后世提供了研究的题目,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温病学说,所以把这个时期
称为温病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萌芽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宋、金、元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温病进行了较为
深入的研究,在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开始有所发挥。
    1.《伤寒补亡论>对温病病因与发病的新见解
    《伤寒补亡论》的作者是宋代的郭雍,他生于北宋、南宋之间,字子和,号
白云先生,后世多称他为郭白云。《伤寒补亡论》大概成书于公元1181年。
在这部书中,郭白云提出:“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
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这段话说得非常明确,他既承认伏寒化温
可以导致温病,同时又特别提出温病也可以由“春自感风寒温气”而发病,与
冬天的寒邪无关。这种春天新感邪气发生温病的学术观点,是对温病病因与
发病学的新见解,为后世把温病分为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弼大类别提供了依
据。从温病分类学的角度来看,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二者的区别在于:伏气
上篇总论—J
    !夸丫
  厂一刘景源沮病学讲稿一
  ‘ 温病初起就以里热为主,它可以没有表证,一发病就见高热,称为伏邪自发;有
    的伏气温病初起也可以有表证,但不是单纯的表证,而是表现为表里同病,而
    且以里热为主,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不同,它初起必然有
  ‘ 一个明显的表证过程,然后再由表入里。这两类温病的病种不同,初起的治法
    也不同。可以说,新感温病的学说发端于郭白云,这个学说是很有创见的新理
    论。从战国一直到隋、唐,都认为温病是伏邪引起发病,这种学术观点持续了
  - 一千三百多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医学对温病的认识始终是在伏’
    气学说这个范围内徘徊,没有大的进展,直到宋代的郭白云才明确提出了温病
    也有因新感而发病的学术观点,为后世研究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的区别开拓
  · 了思路,郭氏书中所说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是价值很高。
    2.《素问玄机原病式>等书对温病治疗学的贡献
    ·在金、元时期,对温病学贡献最大的应该说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
  · 索。.他是北宋末年到金代的人,字守真,号通玄先生,因为他生于河北省的河
  : 间府,就是现在的河间市,所以后世就称他为刘河间。他的著作很多,具有代
    表性的有《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宣明论方》等。这几
  一 部书不是温病的专著,但是都谈到了温病的,问题。特别是《索问玄机原病
』嘉。式).它发展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在十九条基础上,把火热
一‘卞一病的范围扩展了,特别提出外感六淫,热证居多。所以叶天士总结刘河间的学
  . 术思想,指出他的学术思想核心是“六气皆从火化”。刘氏强调“六气化火”、
    “五志化火”,认为外感病、内伤病都以火热为主,在治疗上主张寒凉清热,因
    此后世称他为“寒凉派”的代表人物。他特别提倡双解散、防风通圣散、天水
  . 散这几个方剂。双解散、防风通圣散是表里双解之剂,他用表里双解的方法治
    疗热病,发表用麻黄,清里攻下用石膏、大黄、芒硝,以辛温药与寒凉药配合使
    用,这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天水散就是六一散,方中滑石与甘草的用量是六比
  . 一,是清热解暑的常用方。他的用药思路开创了用寒凉清热药治疗热病的先
    河,所以有“伤寒宗仲景,热病用河间”的说法。虽然他的几部著作并不是温
    病学专著,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温病学辨证论治体系,但是他的用药理论对温病
  . 治疗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后
    世尊称他为温病学说的奠基人。
    .3.《医经溯洄集>对伤寒与温病之区别的诠述
    《医经溯洄集》的作者王履,字安道,江苏昆山人,生于元末明初。他在
    《医经溯涸集》中明确地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至于温病为什么不能混
    称为伤寒?二者的区别在哪里?他说:“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
    表,闭其腠理,故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喧热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