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人如果想成为管理者,换句话说如果愿以贡献为目标就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即他的知识能为别人所用。 2. 事实上,因为管理者大刀阔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绝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事件中有一种倾向,高估自己的重要性,认为许多事非躬亲不可。 3. 一旦发现某职位设计不当,他就立刻重新设计,而不会去设法寻找天才来担任,他知道组织的好坏不是由天才来验证的。 4. 人遭遇了重大的失败,改正并不太难,他们能检讨自己,可是昨天的成功,只能留下无尽的影响,远超出成功的有效期。 5. 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人,而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 6. 决策的过程往往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的,而是先从其本人的见解开始的。 7. 只有偏执狂才能真正成就大事,其他的人,就像我一样,或许生活多姿多彩,却白白浪费青春。 8. 我们必须学会这么一种建立组织的方式: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领域具有一技之长,就要让他充分发挥这一特长。 9. 今天的社会有两种需要:对组织而言,需要个人为其做出项献;对个人而言,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只有管理的有效性,才能使这两种社会需要相辅相成。 10. 所谓”别人不让我干”,恐怕是惰性和没有勇气的借口吧。 |
|
来自: blackhappy >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