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小衔接中培养行为习惯与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有哪些?

 晦峰廊 2019-11-13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的培养关键在于逻辑思维多么灵敏,或者知识积累多么扎实,其实这是传统谬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将多种能力串联起来的结构性基础——行为习惯,即规则意识。

  事实上换位思考,我们也很容易理解,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长辈,谁不喜欢听话乖巧的孩子呢?更何况是讲究学习纪律的民办小学,学习效率归根到底是以约束和规范为前提,根本还是规则意识。

  一般民办学校是如何观察孩子的规则意识的呢,很简单,以2019为例

  1、世外会让孩子们已经考场就观看动画片,在此过程中观察孩子的着装和行为表现。

  2、再比如上外静小会安排小朋友吃饼干,看孩子吃完后是否会自主清理。

  3、福山正达的老师们会在教室门口和进来的小朋友问好,没有应答的则直接mark。

  4、青浦平和的老师会在面谈结束后,家长接孩子前的这段时间里观察孩子的自律力。

  等等……

  有一句话说的好,君子慎独,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培养规则意识,确实也是将来成功的一项因素。以培养的角度而言,规则意识往往影响到专注力和学习习惯,从考察角度而言,规则意识往外辐射到团队合作,行为规范这些常考项目。因此规则意识的培养,绝对不可忽略,因为它并非幼小衔接中的一项孤立能力。

  常见的规则意识缺失的表现

  玩具玩腻了就随手一丢,妈妈紧跟在屁股后面整理;

  吃饭的时候不老实,每天在后面追着喂;

  总是丢三落四,带出去的玩具永远带不回来;

  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总是打扰到其他人,根本没法管……

  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规则意识的体现,说白了就是——“欠教育”。这个在一般性格外向的孩子身上有较多的体现。加上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往往溺爱过多,再加上许多育儿书籍里都在提倡“自由教育”、“解放天性”,更让家长不敢越雷池半步。

  既然欠教育,那家长应该如何科学的教育呢?

  在日常生活中制定规则

  还是那句话,首先家长本身要有规则,才能给给孩子定生活、学习、与人交往等方面的基本规则。下面略举几个例子。

  关于借与拿

  俗话说不问自取视为盗,关于借与拿的问题,是小朋友相处时候的常见问题。家长要有帮孩子定规则的意识,事先订立规则,“如果想要别人的东西,就要先询问然后别人同意了再拿”。

  案例:设置一个情景,父母要拿孩子的玩具,可以先问一下孩子,“我可以玩一会吗”,等同意了再拿走 。给孩子一个直观的感受:拿他人物品前要先进行询问 。当幼儿也想要拿他人的东西时,同样也要先询问才可以拿。

  关于站姿与坐姿

  这个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孩子在倾听的时候站没站像坐没坐像,给人一种完全没有在听的感觉,日常当家长给孩子训话时,一定要严格告知,当别人在说话时,一定要坐坐好,站站好,认真听别人说话。

  案例:当孩子要和自己说话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停止手中的一切活动,听孩子讲话。哪怕孩子说的是非常幼稚的话,也要认真倾听,并且注意看孩子的三角区。让孩子知道,原来说话的时候是应该被这样对待的。

  最后,适当的鼓励

  当孩子做得很好时,照顾者应给孩子表扬或鼓励,秦学老师发现这种表扬或鼓励不一定是买玩具或零食,可以是一个拥抱或口头上的鼓励,都会使孩子非常愉快,关键是照顾者的态度,及时的鼓励可以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本文今天暂且提到的只是众多问题的其中一角,如果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了相关问题,非常欢迎留言进行提问,有代表性的提问我们将会给出有营养的回复,也能解决其他家长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