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员社工 专业志愿服务”新模式 助力群防共治工作

 乐康居 2019-11-13

近年来,我区把群防共治工作作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并结合区情区貌,积极培养打造具有增城特色的群防共治品牌,不断提升综合治理社会化水平。“广州街坊·荔馨人家”志愿服务队是在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以趣缘、业缘为纽带孵化培育起来的广州街坊品牌队伍,充分发动、组织和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工作。那么“荔馨人家”在群防共治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近日,记者走进“荔馨人家”的服务站点,详细了解“荔馨人家”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发展和定位。

文、图/记者李诗敏

凝聚志愿力量 推进全方位共建平安体系

据了解,“荔馨人家”目前在广州街坊小程序注册志愿者100人,由一批党员社工、热心居民、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组成,同时成立了5支专业服务小分队,分别是“荔馨人家”巾帼维权服务志愿队、“荔馨人家”禁毒服务志愿队、“荔馨人家”反邪教服务志愿队、“荔馨人家”儿童服务志愿队、“荔馨人家”来穗服务志愿队。今年7月底以来,5支小分队在荔城街持续开展专业社工服务和专业志愿服务,服务累计2100人次。通过广泛参与社工服务、特殊人群管理、吸毒人员帮教、来穗人员社区融合、防邪教宣讲等社区治理工作,联动辖区的社会资源,形成“党员社工+专业志愿”的特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服务力量。

在过去的两个月,“荔馨人家”发起和参与了16场活动,服务涉及五个领域的人群。通过志愿参与为困境儿童和家庭带去手工品和温暖,与来穗儿童结伴参加丰富精彩的夏令营;通过开展禁毒知识培训,让禁毒服务志愿者更了解禁毒帮扶对象和志愿行动;通过青少年暑期反邪教宣传,促进居民认清邪教远离邪教;通过鲜花和慈善结合,让妇女走出困境、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希望通过“荔馨人家”的平台,可以一步步加深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关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意识的领悟,深化群防共治,志愿有你的专业队伍建设。”“荔馨人家”的相关负责人何水金说。

发动基层力量 组建群防共治街坊队伍

居民网络完善、群众力量雄厚和活动伸展度高是“荔馨人家”群防共治力量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最具优势的地方,“在社区,我们广泛吸收多支舞蹈队、健身队、气功队等居民团体志愿者通过注册“广州街坊群防共治”手机微信小程序积极参与群防共治一系列活动”,何水金说,另外,不定时收集社情民意、掌握社会动态,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和进行意见征询,征求居民对社会共治共享的意见,充分调动居民“主人翁”的精神。同时,建立志愿者工作日志,组织活动分享会,根据每支队伍的特色,定期开展最美志愿者的评选、表彰,保持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服务热情,只有不断融合社区居民参与活动才能擦亮群防共治的品牌。

在未来志愿者培育上,通过持续广泛吸收更多基层居民成为志愿者,从而逐步打造一支“专业+半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令社会治理做到与基层相适应,提高各个群体参与群防共治的积极性和针对性。“在服务领域上我们发起了‘彩虹志愿计划’,彩虹计划分别代表社区宣传、特殊人群管理、吸毒人员帮教、反家暴、来穗人员社区融合、防邪教宣讲和长者居家养老等七个服务领域,希望志愿者或更多人在跨服务领域中提升自我,培养居民的志愿价值观,提升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水平。”何水金表示,希望参与“荔馨人家”计划的街坊通过志愿服务和知识培训能成为正面信息的宣传员和传播员,学习一些例如毒品的危害、妇女维权意识、邪教的危害等等,从而最接地气地融入基层自理共治无缝化。

今后,“广州街坊·荔馨人家”将多维度多领域地支持我区的平安建设,当好党和群众的联络员、社区融合的服务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好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