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双十一,拼多多搞的百亿补贴在朋友圈里引发了不少反响,不少人都对拼多多产生了好奇。 过去,拼多多在大家心里是便宜的代名词。 但真的是这样吗?从产品角度看,能撬动某部分人的需求,它们已经是成功的了。 拼多多上的用户,很多都是家庭一起拼团,共同采购生活用品 拼多多的用户是中国最广大的普通人,普通人更多追求性价比。因此,拼多多的用户数才能以几何倍增长。 有人可能要说了,便宜没好货。那么大家应该想想,是便宜真的没好货,还是大家已经习惯了“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曾给飞利浦等国际品牌代工的家卫士机器人,也通过拼多多服务了更多消费者 如果能有一个平台,把这些好货用合理的价格卖给消费者,那么,在已经快要饱和的电商市场,就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忠实用户。 从这个维度讲,拼多多只是走了不同于传统电商的路子,把普通人需要的实惠提供给他们,提高自己在街坊邻居中的知名度,也满足普通人在自己预算范围内的美好生活向往。 02. 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吃老本一辈子。 因此拼多多不可能永远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更多用户才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 以前为了吃原产地的水果,购买渠道大都是朋友圈的原产地微商,或者那种专门卖水果的群。这样买来的水果是口感好,可是要预订,发货慢,运输途中水果腐烂在所难免。 拼多多农产品上行后,上架了很多原产地的水果,还是拼多多一贯的风格——便宜。 众所周知,一二线城市消费能力高,如果只提供水果,怎么看都不是用户转化率最大化的明智做法。三四线城市拉动消费靠人头,一二线城市拉动消费靠每单数额。 一个平台卖什么货,与它的用户需求是相符的。 但如今,农产品上行成功让拼多多拥有了一二线城市用户,这些用户购买一单或许能顶三四线好几单的利润,留住他们的方式,当然不能全指望农产品。 利用今年双十一,拼多多把更多农产品卖到了一线城市的餐桌上 所以更多品牌入驻也是大势所趋。 而通过补贴,拼多多如果能够满足这些高消费用户的需求,用更合理的价格买到高端品牌的商品,用商品形成用户粘性才是明智之举。 拼多多一开始的商业模式,是另辟蹊径,先在广阔的中国市场上发展用户,再发展品牌,没有从一开始就走高端定位。 03 今时今日,有了百亿补贴,从其他电商平台换到拼多多消费,这一举动对于用户而言,不过是换了个网购平台,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一个单价并不低的产品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