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真题」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高分作文解析与展示

 温暖2016 2019-11-13

何晓玲

【中考真题】

“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

请将“从____到_____”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要写好这个作文,第一步是填写题目。命题提示语给考生明确指出三个填题指向:一是表“时间的推移”,二是表“地点的转换”,三是表“不同事物的关联”,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脑补省略号略掉的种种转换和关联。一般说来,前两者适宜写成记叙类文体,第三个适宜写成议论文或者抒情散文。

第二步,是立意的确定。题目有非常大的自由度,可以让考生发散思维,灵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当然,情感一定要健康向上,像“从颓废到堕落”之类的话题是万万不可的。

第三步,要抓住写作的要点,要突出事物或情感的对比、变化。无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要紧扣中学生的成长来写。

写作思路可以从多方面切入:

一、从成长过程入手,以个人为写作要点。比如情感变化的“从悲观到乐观”,比如学习态度的“从厌学到好学”,比如品德修养的“从骄傲到谦虚”,比如学习方法的“从死学到巧学”。表现成长历程,比如“从孩提时代到青葱岁月”“从幼稚到成熟”或“从残缺到完美”;表现生活经历,比如“从乡村到城市”,“从旧家到新家”等等。

二、从社会现象入手,以社会热点为写作要点。写社会文明进步,比如“从昨天到今天”“从蒙昧到文明”。写作时注意要以小见大,避免“假大空”。

三、从近年的政治热点入手,以时政为写作要点。比如五四运动的意义,可以写“从1919到2019”;关于环境保护,可以写“从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写中国的崛起,可以写“从落后挨打到强势崛起”等等。

当然,就一般的初中生而言,选取前两点显然更能快速地找到写作灵感。

【考场佳作一】

从生到死

◎文芮

一片翠叶经历风霜,拥抱阳光,在枝头展现自己成熟的绿意。然后被人摘下,烘制成茶叶,干扁得失去了生命的光泽。但当这片茶叶跳入那滚烫的茶壶,经过沸水的冲腾、时间的抚摸,它又从枯死迎来了新生。一壶茶也是生死的一次见证啊!而生死也便如茶香,在我们的身旁氤氲。

金庸先生便是一位通体透着茶香的爱茶之人。当新茗出来的时候,他兴高采烈地前往品尝,并逸兴满怀,挥笔留下了十三个潇洒的大字:“水温雅,人温雅,古今幽情一杯茶。”金老先生的武侠小说里,好些大侠的相遇都是茶香四溢的。郭靖与黄蓉的初遇飘溢着龙井茶香,鸠摩智抓住段誉时也有碧螺春伴其左右,令狐冲与任盈盈的一片真情也有一壶清茶见证。在书中,大侠们伴着茶香洞察人生百态,体验世事炎凉。在凡尘,金庸先生品着茶香酣畅淋漓地写作,直到他淡定从容地走向死亡,前往那个他笔下的江湖世界,兴许在那里他不再与大侠们华山论剑,而是与他们品茗论道。

大侠如此,我们平凡人亦如此。我的祖爷爷也是一个金庸迷,很多武侠故事,他都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他也是一个老资格的品茶人,走乡窜户时,身上总背着一个军用水壶,不消说里面装的肯定是茶了。

祖爷爷长期担任村支书,时刻为村民排忧解难,东家产生家庭纠纷了,他是那个苦口婆心的调解员,一壶茶的功夫,吵吵闹闹的一家人就和好如初了;西家有生活困难了,他是那个出谋划策的高参,一杯茶喝下肚,一个脱贫致富的金点子就诞生了。

祖爷爷与伴随着他的茶壶成了村子里的一道风景线。无论严寒酷暑,还是暖春清秋,他都在村子里奔忙,一路带走了纠纷,留下了宁和。

直到那一天。

数阵鼓声伴着弦乐在广阔的田野上回响,全村人戴着白花,佩着黑纱,手里提着纸钱、蜡烛、鞭炮,将祖爷爷送向另一个世界。

祖爷爷的一生平凡得不能更平凡,他走得从容,走得安详。人们把茶水浇在他的坟头,把金庸的武侠作品祭献给他。兴许,在那头,他还会悠闲地品着茶,阅读金庸的江湖,老哥俩假如相遇了,会不会有一番作者与读者的恳谈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一定会交流自己对生死的达观:生死本来是注定的,如从一段旅途的起点走向终点一样,一个人终有告别的时候。只要生时丰富,有所作为,死时淡定,有所收获,他的人生便如茶叶一般沉淀升华,香飘四方,跨越生死,通透人性。

【评点】

考生选取了她所崇敬的金庸先生和祖爷爷作为描写对象,透过他们爱茶、如茶的一生,来阐述对人生从生到死的思考,行文中显示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考场佳作二】

从春到秋

◎沈沁羽

暮寒犹浅时分,早春似一只猫,悄然掠过窗棂,遗落下一片斑驳的暖意,空中一只飞燕,划过天际,似一柄利刃割开了冬日的沉寂。

春,终于来了。

当枝条上怦然炸开了点点绿芒时,那淡淡的鹅黄似一个个小柠檬,漾满了春天的衣橱。我站在那玉兰树下,想象着,假若我是一片玉兰树叶……

当我从枝丫上悄悄探出头来,见迎春花已败,满目碧意。点点柳絮飘飞,杨柳堆烟,不由地想着快点长大如它们一样才好。雨横风狂三月暮,红糁铺地,玉兰花成群结队地在风中起舞,虹雨苔滋,一架花红,终是风舞花落。我见那凋零的花,慢慢成了花泥,触目惊心,又暗自庆幸我不是玉兰花,总不会一败涂地。

当我终于长成了一片茁壮的叶子,回首,却是唏嘘。从春天到秋天,从前那与我一起成长的青树翠蔓,零零落落地掉满大地。看着发黄枯萎的叶,见它们渐渐腐烂,我心里只念着时光永驻,万万不要让我像它们一样零落成泥。我不愿落入土中,成为一捧被人遗忘的泥土,缠绕在树的根系间,默默奉献却无人知晓,只是,那命运哪是我能控制得了的啊。

秋,终是来了。

当我在树枝间摇摇欲坠的时候,见之前的叶子已然将自己变成了大地的一份子,我见它们供养着一团团生机勃勃的绿意,将自己奉献给了无数蕴藏着春意的生命。我不由地想,或许我也应该鼓足勇气,乘风而下,不再一味地安享他人的供养,而要勇敢地面对凋落的命运,开始孕育自己的下一段生命历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人生亦是如此,无论如何,我们总是要成长的,从如春天的嫩叶般出生,到夏天的绿叶般茁壮,再到秋天的黄叶般凋谢。无论如何,最后我们终将面对自己别世的命运,担负起一种奉献新生的责任。

当浅草漫上山林,枯荣交替地宣告着四季,年轮漾起轻轻的涟漪,从春到秋,总有生命在成长,总有旧人在奉献。

【评点】

这篇佳作颇有童话色彩,作者把自己假想成玉兰花的叶子,它从嫩绿到枯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从享受他人到奉献自己的过程。字里行间藏着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难能可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