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联产承包制---提高农业效率的政策?

 大叔王百万 2019-11-13

    知道为什么故意不提四三方案吗?

    那会制造到底是化肥作用大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大的话题

    四三方案>洋跃进

    中国的很多成功经验都可以借鉴,但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还有前提是独立自主有保卫改革果实的能力,不然是给他人做嫁衣,现在巴西和一票南美国家能保证发展的前提条件吗。

====================================

    了解下涉农政策的变革历史就会理解了。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任何政策都离不开时代,随时代而变。

    农村土地经历了解放初的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个人,从此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当时生产资料缺乏,小家庭的生产力低下;农村逐渐开始出现联合生产,这在当时是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的。

    后来在学大寨的号召下,开始大规模的集体农业,农业合作社遍地开花,这也是农业基础治理需要大规模跨区域联合协作的客观要求。这个时期,我国的农田治理和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业水利就是在这个时期得到大规模的治理和完善,比如治理淮河海河,还有著名的红旗渠,开辟北大荒,各地灌溉水渠的修建,自此奠定了农业稳定向好发展的基础。

    这也使后来大包干的出现,并发现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为可能。在目前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力极大丰富和提高的基础上,更加机械化和专业化的联合生产再次出现,农村政策也闻风而动,及时适应时代需要,对农业土地的拥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进行明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所以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农业政策的变革。比如刚开始的小岗村大包干的时候,原有的农业学大寨和合作社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大包干出现之后,农业政策适时而动,发展为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极大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当然,现在的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已经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有些不想适应,也就有了你的这个质疑。如果你关注农业政策的话,就知道农业政策在前几年早就进行了调整和先试先行,目前可能正在全面推广阶段。

====================================

    这是一个重要过程:土改把田地分给农民,土地性质仍为私有,产生剥削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仍在,因此建国后在陕北老解放区土改较早的地方又出现了新的贫富分化和土地集中,这种土地私有性也不是社会主义性质,因此只是革命年代的过度政策。

    1956年完成的三大改造就是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转变。但是当时工业化基础薄弱,因此强行推广的人民公社机械化集体耕作未能成功。现在国家推广弄村土地流转意图就是让土地在公有制基础上一定集中,利用机械化提高效率,解放农村劳动力。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客观上再短期内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但是土地同时锁定了大量人口,城市化工业化反而受阻,到现在大量农田荒废。

    集约化生产出现的积极性问题主要是管理的问题而不是生产方式的问题,集约化可以高效利用化肥水利机械释放出大量劳动力进去城市进去工厂。

    联产承包实际是前进了三步倒退了七步。联产承包实际就是小农经济,何谈适应时代?两级分化就是始于此?小农经济可以减轻巨大的国家财政压力,适应当时让东部少数人先富起来的策略。基本是和三线建设这种均衡发展路线背道而驰。

====================================

    有论文多次修正。家庭联产责任制大概只提升了14%的粮食产量。关键是72年跟美国建交以后,引进来“大化肥”项目。中国农民的肥料从有机肥到侯氏制碱法的氨肥,再到72年大规模建设的尿素,有了质的飞跃。

====================================

    个体承包制其实是利用普通群众的自私自利蕴含的内在力量的爆发来解决温饱问题而已,但它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它并不能让大多数人民再上一层台阶,不能让他们“可持续”的长久富裕起来。

    毕竟个体的力量微乎其微,长久的分散劳动很多问题不能解决,比如现在农村各村屯人心难齐,邻里纠纷不断,亲情单薄,但族群之间因为被村霸绑架,关系紧张。村集体几乎瘫痪,公益事业没有人牵头,政府出手帮助修路架桥建水池啥的,村民还各种刁难阻挠,也没有德高望重的人出面调节(事实是已经没有德高望重之人,尊老爱幼早已烟消云散)。当年的很多劳力多的家庭成为万元户,但最后也纷纷退回原地踏步。最有力的证明,还是那个小岗村,承包责任制这么多年,小刚还是那个小岗,最后国家不得不运用行政手段让大企业强行进入进行扶贫,现在才有了点新样子。

    现在全国各地的农村,能搞得好的,都是集体经济搞得好的。

====================================

    那为什么全国农村搞得最好的农村一百强都是无一例外都是集体经济呢?比如山西大寨,华西村,南街村,周庄乡(仍保留人民公社制度),韩村河,草桥村,新发地村等等!都实现了共同富裕,并且没有三农问题!实现了村民民主没有村霸没有村党组织的腐败变质!

====================================

    “但是从1970年起,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开始以平均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增加。1962年我们的粮食总产量是1.6亿吨,到1978年实行农村承包制改革之前,粮食总产量已经突破3亿吨,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超过320公斤。这个变化是在1978年以前发生的,显然不是靠积极性,也不可能是由于中国忽然找到了很多大粪。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完全掌握了化肥、农药制造技术,开始大规模建设化肥厂。”——引自 《大炮和黄油是工业化的一体两面》

====================================

    时代不一样,方式不同。这个制度在今天看来是没有效率的,但在那个时代,就是有效率的,它释放的是人心。

    任何制度都有特殊的时代作用,现代人鄙视封建制度和思想,可在奴隶制末期,它就是进步的。

    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开始执行的时期并没有让劳动力涌向城市,而是乡镇企业。

    中国十几年集体化农业的历史证明了集体化农业不会增长农业效率,这有什么好说的?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带来成本下降,为什么要不相信历史愿意而是相信大规模的集体农业会降低成本。

    至于为什么集体化农业时期没有出现明显的农作物产量下降(除了三年时期)那是因为建国以来新修了大量基础设施,例如灌溉用的水渠,抗旱用的水坝等等,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影响。

====================================

充分解放个人家庭劳动积极性,从集体走向个人家庭承包,这怎么能不是提高农业效率的政策呢?

我是农村的,也算是过来人。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就够吃了,还有一定的余粮,这时一部分人可以分流出去做点生意或开个家庭作坊,因为没有后果之忧了!

那全国农村一百强(都实现各尽所能共同富裕)都是搞得集体经济怎么解释呢?是个人单干抗风险能力强呢还是集体经济抗风险能力强呢?

释放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人口进入城市,从事工商业发展,这才是当年“承包制”正真的意义。

在当时历史背景之下是对,提高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带动了农业生产效率。当然未来土地整合农业工业化将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78年改革提高了积极性,依靠的是提高农产品收购价!主观能动性能改变客观规律吗?

我不知道你在杠精啥,我肯定个人主义的同时否定集体主义了吗

那个政策只能起一时的作用,是眼光短浅的!结果一个村的,为了争水争好地,大打出手,不再团结了!反正搞农业单干的没有一个富裕了!如果单干厉害,为什么世界上要成立那么多公司这样的组织?都单打独斗好了!

真理是越辩越明

你的言论过于稚嫩了。在吃大锅饭的年代里,消灭懒汉就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那个时候都是按劳分配的,懒汉不干活是没有工分的,是没饭吃的!每个家庭,为了孩子能多吃点,干活绝不偷懒!

再一个,承包责任制之所以后来四处开花,很大程度上是沾了杂交稻技术正好成熟并进行推广的光。如果杂交稻能在集体还没垮掉的时候就取得突破,我想也许就永远没有什么联产承包。

还有七十年代初引进的巨型化肥生产线投产,新农药,新种子等等。

就是啊,因为我有亲身经历。我们这里84年杂交稻还只是很少部分农民接受,西部侗苗族乡镇甚至我参加工作后的1990年还得亲手免费送种子帮他们浸种催完芽求他们种。80.81年分田到户后,很对群众一样并不能解决温饱,因为种的还是老品种,有一个品种叫开裂谷,谷粒颖壳从开花到成熟一直是开着,很容易穗上发芽,动不动就绝收。其他品种也一样(什么团结一号,广林矮,居然还记得这些品种名字),动不动就全田白穗。收割的时候,手里抓着的是一把把轻飘飘的稻杆,那个沮丧心情,一般人不能体会。也没有化肥农药,肥料是牛粪加杀青,钻心虫卷叶虫都是爆发时人工摘除虫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