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见越王剑

 昵称32901809 2019-11-14

​6月初,一场名为《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精粹》大展在浙江博物馆拉开大幕。不为别的,就为那把闻名于世的越王句践(今也称勾践)剑,也得跑着去一趟,何况此次越王句践剑从湖北博物馆借来展出只有很短的时间。

第一次见到越王句践剑是几年前在湖北博物馆,自那次见到之后,就时刻挂念。那天,我站在越王剑旁,屏息静气,凝神注视,两千五百多年了,越王剑仍是寒光闪闪,仿佛仍在诉说着励志的篇章,回响着争霸战场上王者的心声,也让后来人深深体会和领悟到人生的智慧。

又见越王剑

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镶嵌蓝色玻璃的越王句践剑。

满血的励志史实

春秋末期,在楚国、吴国、越国争霸过程中,伍子胥、吴王夫差和越王句践先后成为其中的主角。

先从伍子胥说起。

时楚平王在位,因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伍子胥为了报仇,历经磨难,流浪到了吴国,并为吴王任用。而当时的吴王僚只想用伍子胥之才,不想也无力帮伍子胥报仇。于是,伍子胥就与图谋篡夺王位的公子光走到了一起。

公元前514年,公子光在伍子胥的谋划下设计杀了吴王僚,篡位成为吴王阖闾。随后,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和“兵圣”孙武的帮助下,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军力,极大地促进了吴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自公元前512年起,吴国连续六年派出多批军队,以运动战的形式轮番骚扰楚国。楚国军队疲于应付,既被削弱了战斗力,战略上也被对手麻痹,误以为吴国只是在边境地区小打小闹、不断地找找麻烦而已。

公元前506年,楚国讨伐其北方的蔡国、唐国。吴王阖闾就利用与蔡、唐联盟的方式,趁楚国军队主力集中于北方的有利时机,大举从东面进攻楚国,并在柏举大败楚军,进而攻占楚国都城郢。

时,楚平王已死,且为防伍子胥报仇而将其坟墓置于湖底。然而,这又岂能阻止伍子胥复仇的决心!他征用三万民工,抽干湖水,掘开楚平王墓,曝楚平王尸三日,又焚烧帛书,祷告祖先,披头散发,手握长鞭,鞭楚平王尸三百,以解心头之恨!其状恍如魔鬼,连吴国军卒观之都骇然色变。

经此一役,楚国遭受重创日渐衰落,难以再与吴国相抗衡,于是就联合越国一起对付吴国。

第二位出场的是吴王夫差。

吴国大军在楚国烧杀抢掠之时,越王允常趁机袭击吴国,而吴国的太子夫概又企图夺取王位,加上楚人申包胥在秦国王庭之上连哭七日,搬来救兵,吴王阖闾只得罢兵回国。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吴王阖闾趁丧伐越,双方战于槜李。越王句践久攻吴军未果,派出三百死士,手持利刃,来到吴军阵前。这三百死士对着吴军战阵高喊,“我们是来替越王谢罪的,请吴王宽恕越王的过错。”然后,一一挥刀自尽。吴军将士从末见过这等玩法,正看得目瞪口呆之时,越国大军突然杀来。越国大夫灵姑浮挥刀砍掉了吴王阖闾的脚趾。吴王因伤在退兵途中死去,临终嘱夫差一定要替他报仇。

夫差继承了王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壮大军力。尤其是他在王室内令专人每天在其经过处都要大声地问:“夫差,你忘记了阖闾是被越王杀死的吗?”夫差必答:“不敢忘!”

公元前494年,夫差攻越,在夫椒大败越军。史书记载,越王句践率五千死士被围在会稽山下。这时的夫差,只要再前进一步,就可以灭掉越国,但他却犯了历史性错误,听信了太宰伯噽的建议,同意越王伏首称臣。

于是,便有了越王句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又一个励志故事。

又见越王剑

越王句践卧薪尝胆

历史的见证者

从杭州钱江新城驾车过钱塘江,沿着时代大道一路向南,大约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到了萧山香湖。

香湖有著名的跨湖桥遗址,曾发掘出7000-8000年前古人的独木舟,现就存于香湖西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香湖北侧有一座城山,即是越王当年屯兵之所,山上现有越王祠、越王洗马池、佛眼泉、碑亭等历史遗迹。

现在的香湖已修茸一新,沿途步道每隔一段便用牌坊、亭阁、雕塑等讲述着越王句践的故事。

公元前492年,越王句践率范蠡等300余人入吴为奴,文种率群臣在临水祖道旁赋诗激励、送别越王。

公元前485年,越国乡亲在荷花池畔,送别美女西施、郑旦,以美人计祸乱吴国君臣。

城山上的越王城,是当年越王句践派范蠡修筑的。范蠡利用自然的山势,用石头、黄土在四周夯筑起高3米多的城墙,城墙外地势陡峭,里面很和缓,易守难攻。因此,越王城历史上又被称为固陵,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城墙遗址,比秦始皇修筑的长城还要早200年,也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上世纪修复越王城时,越王城墙的土墙被保留下来了。我们现在走上去,就如同踏在二千五百年前的越王城墙上一样,既厚重又踏实。在城墙四角高地上,树木稀疏,城山四周的风景一览无余。那山,应该还是当年的越山;那水,如今却变成了眼前的一个个湖荡。当年,从江北的吴山到江南的越山之间烟波浩淼、气势磅礴的钱塘江已不在眼前。

又见越王剑

越王城

越王城内的越王祠,据说最早为南宋时所修,是当时一群立志北伐恢复中原之士所为,自然也有激励南宋小朝廷之意,希望其能北定中原。那天,在越王祠,我看着越王句践、范蠡、文种的塑像,突然想如果南宋高宗赵构当年真的定都于会稽(绍兴),吸收了越地的励志精神,南宋王朝是否会有另一番气象呢?可惜,赵构“只把杭州作汴州”,而仅取年号为绍兴。

据说当年越王句践被围在城山长达三年。吴王觉得他们被围在城内,易守难攻,就想智取。于是派人给越王送了几条鱼干,意思是如不投降,就如同鱼干一样。而越王则派人从池水中捞了两条活鲤鱼回赠吴王。吴王得鱼,知城内有水,就撤去了围兵。

然而,越国此时已无力与吴国再战。越王无奈,只得采用范蠡的计策,先用金钱、美女贿赂吴国太宰伯噽,后凄惨示弱得以向吴王称臣。句践在吴为奴三年,替夫差养马、洗厕所,甚至极尽卑微地在夫差生病时亲尝其大便,悉心照料。夫差于是以为句践真心投降,就让其返回越地。

回国后的句践则是每日卧薪尝胆,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促进民生。“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使越国的国力明显增强,为灭吴复仇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意图称霸中原,伍子胥不但极力反对,还时时提醒他重视越国的谋反之心,而此时伯噽却趁机陷害,称伍子胥图谋不轨。吴王夫差便赐伍子胥属镂剑,让其自尽。伍子胥悲愤不已,嘱家人将自己的眼睛挖出,置于姑苏城东门,他要看着越王句践灭了吴国。同年,吴王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南)与诸侯会盟,取得了盟主之位。

又见越王剑

京剧《伍子胥》

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越王句践抓住时机,利用吴国大军北方争霸、国内空虚之际,攻入吴国都城姑苏。而此时的夫差正处在与诸侯会盟的关键时刻,为防消息外泄,他连杀了7名报信使者,取得了霸主名头后才被迫从中原返回。

然而,此时轮到夫差无力与句践再战,只好携带重礼向句践求和。句践自认此时也难以灭吴,遂暂时同意了夫差的求和。

但是,账总是要算的。公元前475年,越王句践再次兴兵伐吴,并拒绝了吴王夫差的求和。公元前473年,夫差自缢身亡,临死前嘱人用布蒙其双眼,称活着对不起国人,死了也不好意思再见伍子胥。史载,夫差死后,句践令士兵每人一抔土将其葬于太湖之滨。

公元前471年,越王句践与诸侯会于徐州,成为春秋后期最后一位霸主。

历史上的智者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此句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越王世家》。这既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数千年政治戏码的逻辑概括,还有着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追问。我读吴越春秋,既为励志的故事所感动,也为历史上还有那么多的智者而欣慰,更为忠臣之愚死而惋惜。当然,如果考察一个王者,我更喜欢句践作为王者所具有的智慧。

智者,如申包胥,在秦廷上连哭七日,以至于眼睛里流出血水。在搬来救兵复国后,申包胥却理智地选择了退隐江湖。又如著名的“兵圣”孙武,在帮助吴国大败楚国后,史书便少了他的记载。也许是战争的残酷让其体会到“兵者,诡道也”的同时,也使其更深刻地认识到“兵者,不祥之器也”“大军过后,必有凶年”的道理。最令人钦佩也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范蠡了。他在越国灭吴后,就及时地功成身退,隐居到飘渺无垠的江湖之上;及至成了著名的陶朱公后,还曾三次散尽家财,被后世誉为“儒商之祖”。

又见越王剑

范蠡在越国灭吴后,及时地功成身退,隐居到飘渺无垠的江湖之上。

忠者,如伍子胥、文种。文种是忠臣,也是能臣。但在灭吴后,他却不听范蠡的当面劝告,随越王返回了会稽。在收到范蠡劝其离开的信后,不但未及时离开,反而称病不朝,更引起了越王句践的猜疑。于是,句践就以其当年所献计策中还有数条未用为由,赐属镂剑让其到阴间为先王继续尽忠。《吴越春秋》称,伍子胥、文种死后,其灵魂化作了钱塘江的怒涛。

老子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对于越王句践,在其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所体现出的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精神外,我更欣赏其作为王者所具有的大智慧。例如,在败于夫差赴吴国为奴之时,当大臣建议其将权力交于文种一人时,他却独排众议,将权力分散给各位臣属,让诸大臣各尽其责。从吴国回来后,虽时刻不忘报仇雪恨,但却能听从范蠡、文种等人的规劝,隐忍以行,终于成就了“在后之雀”。又如,范蠡离开之后,其令人在会稽塑范蠡像,规定群臣必须定期朝拜,还将会稽周围三百里地封予范蠡,真是做足了面子上的功夫。再如,灭吴后,句践毫不含糊地诛杀了吴之太宰伯嚭。如此种种,足以体现一个王者所具有的智慧与胆识。

当年我在湖北博物馆参观时,越王句践剑竖着放在石基之上,外面罩着玻璃,再外面还有一圈隔离带,只能远远地看。一束冷光打在剑刃之上,剑气逼人,摄人心脾。这次再看,越王句践剑平放在玻璃罩内,灯光也比较柔和,虽没有第一次看时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但仍然是又饱了一次眼福,也圆了一次心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