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越春秋》

 苏迷 2012-02-26
《吴越春秋》

  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 荒幻离奇的浪漫色彩 性格刻画和外貌描写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及其与吴越文化的关系

  《吴越春秋》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赵晔撰。其书今存十卷,主要 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前五卷以吴为主,后五卷以越为主。

  《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 雏形。全书所叙重要事件都明确标示年代,但实际并不准确,多有讹误。《吴越 春秋》叙事完整,全书以吴越争霸为主线,具体到各章又都有自己的重点,保持 相对独立性;各章之间前后贯通,一脉相承,讲述的故事具有连续性。

  《吴越春秋》的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书中许多故事在正史中有记 载,但作者把它们写入本书时不是原封不动地袭用,而是依据传说或发挥想象, 增加了许多生动的细节。比如,对于伍子胥奔亡过程中的渡江、乞食二事,《史 记·伍子胥列传》总共用了一百余字加以叙述,其中乞食一事尤为简略。到了《 吴越春秋》中,这两件事所占篇幅甚多,长达六七百字。其中渡江一节增加了躲 避侦探、渔父唱歌、芦中待餐的情节,乞食一节出现击绵女形象,并对她的身世 节操加以详细交代。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渔父和击绵女的结局如何,司 马迁没有点明;而在《吴越春秋》中,这两个人相继自杀,为的是保守机密,保 护伍子胥,同时击绵女还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节操。和《史记》的相关记载相比, 《吴越春秋》对伍子胥奔亡一事的叙述不但文字量大增,情节复杂,而且险象环 生,扣人心弦,更富有小说的特征和魅力。《吴越春秋》中的许多情节,是通过 移植联缀而把本来互不相关的故事糅合在一起,但依然给人以真实感,产生震撼 人心的力量。

  《吴越春秋》的许多故事荒幻离奇,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吴越春秋》是 在正史的基础上演绎而成,其中许多人物和事件在历史上确实存在,有其现实基 础;另一方面,《吴越春秋》又吸收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它的荒幻离奇主 要源于此。在追溯吴越两国祖先时,分别讲述了姜嫄履大人迹生后稷和夏禹娶 涂山氏的传说。在吴王占梦事件中,公孙圣因直言不讳被杀,临死前他称自己将 在深山散为声响。后来吴王兵败,在秦余杭山呼唤公孙圣的名字,三呼三应。书 末又称,伍子胥、文种相继被杀后,“伍子胥从海上穿山,胁而持种去,与之俱 浮于海。故前潮水潘侯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大夫种也。”这是以浪漫的想 象寄托对伍子胥、文种的同情,他们生而为英雄,死而为神灵,是用沟连人神的 方式为全书作结。卷九的袁公与处女比试剑术场面,袁公飞上树变为白猿,运用 恍惚迷离的笔法贯通物我,模糊了人与兽的界限。类似的超越时空、出入生死的 情节在《吴越春秋》中是大量的,开志怪小说的先河。

  《吴越春秋》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书中的几位主要人物如伍子胥、范蠡、 勾践等人都写得很成功,个性非常突出,尤以伍子胥的形象最为丰满。他奔亡吴 国之后,前期小心谨慎,后期成了托孤老臣之后,则直言强谏,出语激切,写出 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吴越春秋》特别注重对于人物形象的外貌描写,以此突出 人物的个性特征。伍子胥“身长一丈,腰十围,眉间一尺”,是位伟岸的男子汉 大丈夫。刺杀吴王僚的专诸“确颡而深目,虎膺而熊背”,是不怕艰险的勇士模 样。白喜(伯嚭)“鹰视虎步”,以此突出他的专功擅杀之性。类似的外貌描写 在此之前尚不多见,它对后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有很大影响。

  东汉的另一部历史散文《越绝书》的许多内容和《吴越春秋》相同,二者可 以相互印证。区别在于,《越绝书》各篇之间不是连贯的故事,而是独立成篇, 显得比较松散。除讲述历史故事外,中间还有地理、占气等方面的专章,给人以 驳杂之感。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都以吴越争霸为主要线索,又都是出自吴越文士 之手,因此,它们都具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的特点。吴越之民重剑轻死,信巫淫祀, 这两部历史散文中曲折的故事情节、荒幻的神话传说、强烈的复仇意识和崇武尚 勇的义侠形象,无不和吴越文化的历史传统密切相关,这两部作品是吴越文化的 重要载体。

吴越争霸
吴越争霸情况概述

大国争霸是春秋时代的显著特征。在齐桓公首霸之后,晋、楚两国相继而起,逐鹿中原,争当盟主,但终因旗鼓相当,势均力敌,在春秋中叶以后,出现并霸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晋景公采纳申公巫臣的意见,开始联合吴国,企图利用吴国牵制楚国的右翼,使楚国不能腾出手来招驾晋国的攻势,从而谋利。

吴国偏居东南沿海地区,与越国为邻,有断发文身之俗。据《吴越春秋》记载,当时吴国“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严格地说,它还不能算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部落群体。在中原列国眼里,吴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蛮夷之国。公元前五八四年,晋景公派申公巫臣到吴国传授车战射御的技术,并唆使吴国背叛楚国。于是吴国不断侵伐楚国,又攻打巢、徐等吴楚之间的小国,弄得楚国忙于应战,疲于奔命。在晋国的扶植下,吴国的军事力量发展得很快,国土日益扩展,声望日益提高。中原诸侯国家和吴国开始建立了联系。公元前五二二年,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做了相国。他教给吴王阖闾“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府库”等“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之道(《吴越春秋》),使吴国由极为落后的蛮夷之邦,一跃而成为军事强国。公元五○六年,吴王阖闾以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联合蔡、唐两国兴师伐楚。孙武是杰出的军事家,为了切断楚国本部与方城之外的联系,他采取中间突破的战略,率领吴军从淮河流域西进,至淮汭舍舟登陆,翻越大别山,与此同时,唐军东进袭取大隧、直辕、冥厄三隘(在今武胜关一带),蔡军循汝水至淮河、南下直取訾梁(在今固始县)。这两支偏师堵住了楚军北上中原,东通齐、鲁的要道,从侧翼牵制住楚军,使楚军不敢正面迎击吴军,而吴军却乘机扫荡楚国东境沿途的城镇,从容西进,跟蔡、唐两路军队会师,将楚国拦腰截为两段,隔汉水同楚军对峙。楚司马沈系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向令尹子常建议:“请令尹封锁汉水,自己以方城外人毁掉吴军舍弃的舟船,回过头来封住大隧、直辕、冥厄三隘,然后夹击吴军,一定能胜利。”令尹子常接受了这个建议。可惜,当他听楚大夫史皇说:“现在楚国人都怨恶令尹,喜欢司马,假使采取司马的建议,那么战胜吴国的功绩就全归司马了。”就断然改变主意,轻率地领兵渡汉水,与吴军对阵于柏举(今湖水麻城),结果一败涂地。吴军乘胜穷追猛打,五战五胜,攻古了楚国的郢都。

楚国的惨败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外因是晋、吴联合力量超过楚国;内因是楚国政治腐败。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楚国的政治腐败突出表现在用人问题上。楚国出人才,可楚平王专信奸邪,加害贤良,后来楚昭王上台,也胸无大志,只勉强立国,致使大批人才有的消沉,有的流走。象范蠡,出身于布衣之家,有匡世奇才,而“时人尽以为狂”(《越绝书》)。他琢磨,楚国不用,自己不能直接报效于父母之邦,不如东去助越,以越制吴,消除楚国东顾之忧,将全部的才智曲折地贡献给生养自己的故国。于是,他邀好友文种一起告别了家乡,踏上东去越国的道路。

越国是古代越族建立的国家。传说其先祖乃大禹的后裔,被封于会稽(今浙江绍兴),“文身断发,被草莱而邑”(《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历二十余世而至允常。公元前五一○年,吴王阖闾攻越,正是允常在位时。吴王阖闾攻占郢都后,庆功作乐,流连忘返,国内很空虚。越王允常乘机袭吴国。吴王阖闾之弟夫概也悄悄溜回吴国,自立为王。恰巧这时,楚大夫申包胥哭秦庭七日,求来救兵,吴王阖闾被迫跟楚国讲和,匆忙回师,赶跑夫概,保住王位,而楚国也侥幸复活。楚昭王接受了痛苦的教训,开始励精图治。为了解除吴国对楚国的威胁,他采取联越制吴的策略。

吴王阖闾决心打败越国。公元前四九六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吴国起兵攻越。吴越两军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吴国的军队阵列整齐严肃,越王勾践派敢死队冲锋失败,就改用罪人在阵前集体自杀,吸引吴军的注意力,然后空袭吴军,越将灵姑浮挥戈刺伤吴王阖闾,吴军败退,阖闾死于途中,其子夫差继位。夫差派专人侍立宫门,每逢夫差出入,便发问:“夫差,越王杀害你父亲的仇恨你忘掉了吗?”夫差则回答:“是,不敢忘!”过了两年,吴国出动精兵攻越国。夫椒(古山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一战,越军大败。越王勾践仅剩五千人,被吴军包围于稽山。文种、范蠡说服勾践忍辱图存,厚赂吴王夫差的宠臣伯嚭,向吴王求和。吴相国伍子胥表示反对,他举夏代少康中兴的故事,劝告吴王,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吴太宰伯嚭既贪图越王勾践的财货,又嫉妒相国伍子胥的功劳,极力怂恿吴王答应越国的请求。吴王夫差终于允许求和,但条件是越国必须臣服于吴国,并要勾践到吴为奴三年。勾践带范蠡来到吴国当马夫。每天早上喂马擦车,以备夫差田猎,游玩;晚上栖身于石屋,守在阖闾的坟旁,期待三年一过,重返越国,最使勾践君臣提心吊胆的伍子胥,他常常劝吴王杀掉勾践。因此,勾践必须装出万分忠于吴王的表现,而且不能让吴王发觉半点矫饰做作。范蠡为此煞费苦心,他听到夫差病了,就动员勾践为吴王尝溲辨疾,以感动他。这招果然灵验,夫差误以为勾践确实屈服了,便如期放他回国。勾践回国后,身边总放着一个苦胆,坐卧饮食不忘先尝苦胆,借以牢记会稽之辱。范蠡为勾践制定一套保民、富国、强兵的方针。勾践亲自耕田,夫人亲自织布,食不加肉,衣不重彩,礼贤下士,赈贫恤死,深得民心,越国很快富起来。相反,吴王夫差因胜利而骄傲自满,腐化堕落,偏信奸佞术宰伯嚭,杀害忠诚的相国子胥,政治日趋腐败。吴王夫差看不到越国是自己的心腹之患,一心想北上争霸。公元前四八年,他乘齐景公新死之机,伐齐,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四八二年,吴王夫差通知中原诸侯到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开会。会上,吴、晋两国争当盟主,结果歃血时,先吴后晋,鲁、邾等小国也分别“赋于吴八百乘”和“六百乘”(《国语·楚语》)。黄池之会使吴国达到了北上称霸的目的,但也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 就在吴王夫差参加黄池之会的时候。越王勾践率兵攻进吴都,俘虏了太子友。夫差闻讯后,急忙从北方撤军回国。但吴军长途跋涉,疲劳不堪,无法抵抗越军的进攻。夫差只得派伯嚭携带丰厚的礼物去越国求和。越王勾践估量眼下还不能灭掉吴国,就答应同吴国讲和。公元前四七八年,越国再次攻吴国。两国军队在笠泽夹水对阵。夜里,越军左右两小队兵卒或左或右,击鼓呐喊,佯攻吴军两翼。吴军分兵防御,而越国三军主力暗暗涉水,猛攻吴国中军,吴国大败。公元前四七三年,越军第三次大规模进攻吴国,将夫差包围在姑苏山上。吴正派公孙雄肉袒膝行,向越王勾践求和。勾践想答应,范蠡说:“过去天意叫吴国灭掉越国,可吴国偏偏不干;现在天意叫越国灭掉吴国,难道大王要违背天意吗?”吴使闻听泪如雨下。勾践遂说:“请夫差迁到甬江以东,让他管理一百户人家。”夫差羞愧交集,对勾践说:“我老了,不能服侍大王了。我真没脸见子胥呀!”说罢,蒙面自杀。越灭吴后,范蠡就逃跑了。 这时,越国已成为地跨江、淮的东方大国。起王勾践率领军队北渡淮河,在徐州(今山东滕县)与齐、宋、晋、鲁等国诸侯会盟。各国都听越的号令。周元王正式派人赐给勾践祭肉,命他为霸主。此后,勾践为长期称霸中原,迁都琅琊(今山东诸城县)。直到战国中期,越国才被楚国打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