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静气定神闲,心紧气紧身紧,心结气结肉结!

 身体自愈研究者 2019-12-23

有读者问到:静坐冥想时,怎么感觉后背发紧。这么问,似乎是在怀疑,后背发紧是静坐导致的。我告诉他,你原来就是紧的,只不过当时身体敏感性差,感觉不到而已。硬化和紧缩,是身体变差的必经过程。

又有读者问,说自己静坐练气以后,感觉情绪变多了。这似乎是在怀疑,情绪变多,是静坐导致的。显然,这是错误的认识。情绪就像是弹簧,已经起来了,你非要压下去,那么它必然会反弹。静坐,什么都不想,就是放开那双压制的手,情绪的弹簧,自然会升起来。你感觉到情绪起来了,不是静坐的错,是你原来的情绪,在此时释放出来了。这是好事。

还有读者说,以前没觉得颈椎不好,怎么打坐一段时间后,发现颈椎不好了。我告诉她,生病的人,身体差的人,颈椎就没有好的。她说平时怎么没感觉,我说:你身体的信号,原来要是那么灵敏,你也就不会生病了。

上面的这类问题,一直都有人问,最近似乎越来越多。这些问题的原理,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早就讲过。很多人当时都看了,也都能理解,但是这样的事,一旦出现自己身上,就开始慌乱了,生怕自己身体有什么问题。

其实,很多人在静坐冥想之前,身体是更差的,反而是静坐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各方面有了好转,他们才愿意坚持。那现在,出现了一些反应或症状,他们就慌了。慌什么呢,你又没有吃药,又没有做什么对身体有害的事,你只是让身体静养,你只是让身体自由自在的运行,如果这样做,都是对身体有害的,那么请问,应该怎么样做,才是对身体有益的呢?

这些道理,他们不是不明白。每个人,在事不关己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理性的,但一旦是自己的事,就关心则乱,丧失了纯理性。理智少了,情绪就多了。情绪一多,身体的能量就会更多的消耗。

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会变差,是因为能量一直在加速的流失。为什么会流失,并不只是因为抽烟喝酒、熬夜纵欲、过度劳累,也并不只是因为那些大的事情或变故。还有一个更隐蔽的方式,就是每时每刻的心情或情绪。

请留意,并不是生大气,生闷气,才叫做情绪。基本上来说,每一个念头,都是一个欲望,都包含着一种情绪。这是非常隐蔽的。举个例子,现在很多人喜欢看爆文,爆文为什么会爆呢?因为写手非常懂得,利用文字去挑动读者的情绪,让读者发生情感共鸣,甚至直接勾引你的情欲。

情绪、情感和情欲,是传播的三要素。掌握这三个要素,你才能写出爆文。至于所谓的文字俏皮、逻辑严谨、事实清晰等,不过是基本的要求而已。有人会反驳,你说得头头是道,也不见你的文章爆过。我还真出过爆文。

我的文章,现在阅读量普遍不高,一是因为自我修复是个小众领域,二是我写的东西,一般让人比较平静,让人回归理性,只有少数文章,为了鼓励大家的信心,为了重建一些人的生命信念,我不得不慷慨激昂一些。

讲这个例子,是为了告诉大家,你以为自己没有情绪,你以为自己很平静,其实你的情绪,一直在悄悄的滋生,从来都没有平息过。就像一个湖面,真正平静的时候少,大部分时候,都有涟漪和波浪。那些涟漪和波浪,你反以为美,那些小小的情绪,你反而觉得有滋有味。

心的宁静,并没有一个平均值,它也没有上限。心越静,越能气定神闲,这样的人,自然能健康长寿。大部分人只知道:莫生气。其实,除了生气之外,担忧、紧张、伤心等各种情绪,都在消耗生命的能量。

只要情绪一起来,就说明心是紧的,心一紧,气就开始紧。紧张得喘不过气来,是程度比较严重而已,在这之前,气就是紧的。气一紧,身体就是紧的。心理隐性紧张,导致身体慢性紧张,中间的桥梁,就是气。

一旦心紧的时间长了,程度加重了,紧的很致密,就成了结。心结就这样产生了,心一结,跟着就是气结。气在一个地方,长期聚集,就是气结。气是带着物质走的,气不走物质也不走,物质也开始聚集,这就是肉结,也就是长东西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