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时,心情多少有些郁闷,不仅很多事情耽误了,而且也牵累一些亲朋好友。所以有时候宁愿自己遭罪,也不想麻烦别人。当身体终于有些好转,又情不自禁地想抒发自己的感慨。宋代的词人李清照就有“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下面介绍的是黄庭坚病愈遣闷,这首诗恬淡悠闲,读完令人心情舒畅。 答斌老病愈遣闷 宋代:黄庭坚 黄斌老是四川梓潼人,宋代画家文与可 的妻侄,善画墨竹。黄庭坚贬戎州(今四川宜宾)时与之交往深厚,也非常喜欢他的画作和诗文,彼此之间经常切磋创作技巧,久而久之便称为莫逆之交,也为困境中的诗人带来了很多欢乐。这首诗是作者酬答黄斌老,诗中对病愈遣闷的主题作了小结与生发。 前四句不着痕迹地嵌入了禅理庄意,把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观照、与友人的超然物外的心态融而为一。首联赞扬主人,“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黄庭坚经常来此,不仅熟悉而且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清风吹拂高竹生凉,细雨送来新荷气息。仿佛这里的风和雨也有灵性,懂得投人所好,让黄庭坚倍感舒畅。 颔联继续抒发自己的羡慕之情,“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 水中游鱼、使我觉悟尘网;林间鸟语、更引人入禅。世网:尘世的各种羁绊;禅味:禅意的妙味,释家指坐禅入定时的空静安寂之感。使人虽然只举了两个例子,估计这里的景物都让他痴迷,都是因为放下包袱的诗人,早已不在乎荣辱得失,达到了一种释然的状态。 接下来诗人顺势引出庄禅的心物观念,“一挥四百病,智刃有余地。”诗人说,挥一挥手,就能驱除四百种疾病,智慧的锋刃行有余地。诗人把《维摩诘经》的“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和《庄子》的“游刃有余”结合成为一个比喻,以禅道、庄理为驱除疾病烦恼的利器。黄庭坚拥有这两大利器,估计什么疾病都不在乎了。 佛教认为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因缘和合而成。《维摩诘经》中也说,某一大因缘失调,则产生一百零一种疾病;四大因缘失调,则会产生四百零四种疾病。《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指出,“以智慧剑,破烦恼贼”,意谓人的思想修养高,即可消除烦恼。 尾联转而以黄斌老的口吻,抒写烦恼破除后、神清气爽的精神面貌,“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 病来每厌烦来客,如今却思念客至。作者由病中经常谢客,大病初愈后,您反而变为很想和友人见面,一展谈锋。“病来”二句拟黄斌老口吻代为述意,表达了诗人精神状态恢复后,非常希望与老朋友们交往的心情。 黄庭坚诗学杜甫,也深受苏轼佛禅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逆境中更是容易接受禅宗的禅理。“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这两句就是他感悟禅理的心得。而“一挥四百病”也是一语双关,不仅祛除了身体疾病,也远离了很多无谓的烦恼,让自己心情放松,并恬淡悠闲地融入大自然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