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玄宗、杨玉环和李白三人共同演绎怎样的传奇艺术交集!

 江山携手 2019-11-14

唐玄宗虽然年过花甲,但是自从宠幸杨贵妃之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唐玄宗是资深的作曲家,杨贵妃是青年舞蹈家,这一对老夫少妻,因为对文艺的共同爱好,琴瑟唱和、如胶似漆完全弥补了彼此年龄上的差距,问题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这段爱情传奇,怎么会和李白产生了联系呢?


原来每逢唐玄宗谱出新曲,杨贵妃总能当场编舞亲自试跳,引得宫女们争相模仿,常常还传入民间成为乐坊里最流行的歌舞,偏偏有一段时间,唐玄宗灵感枯竭,谱不出曲来,怡巧此时江湖上,大名鼎鼎的李白的诗篇,也传入了宫中,爱好文艺的唐玄宗与杨贵妃,都对这位名气很大的民间诗人,充满了好奇,想见识一下这位天才诗人的庐山真面目。


李白他自称出身于陇西李氏,就是跟李唐皇室是同一个出身,可是他的真实出生地,按照现在学者的考证,却在中亚的碎叶城,碎叶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省,虽然说碎叶今天不属于中国的领土了,但是在唐朝它属于安西都护府的管辖之下还是大唐的人。当年李白他妈要生他的时候,梦到了太白金星,扑入了自己的怀中,然后这小孩生下来了,就起名李白,字太白,都说李白是太白金星转世,这个说法两唐书都有记载。


但是就是在天宝元年,唐玄宗这封求贤诏,李白的人生,终于出现重大转机,在几个知己的推荐之下,唐玄宗表态,要在金銮殿里,亲自接见李白,李白一听这个消息,那可太激动了,他马上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非常出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邀蒿人。”他觉得自己一飞冲天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李白在翰林院曾经给杨玉环写了三首赞美诗,有一天,牡丹盛开,唐玄宗就带着杨贵妃一块儿去赏花了,他们赏花很开心,马上那些艺人们,也就是梨园弟子们就来助兴来了,其中有一个领头人叫做李龟年是大音乐家,他就捧着一个歌本来找唐玄宗来了,请您点一支曲子,我们唱给您听,可是唐玄宗说我赏着名花,对着妃子,怎么能唱老歌呢,给我写一篇新歌词来吧,李龟年可为难了,这谁能够现场写这么一个新歌词啊。有人讲李白能,唐玄宗赶紧命令李龟年,拿着金花笺到翰林院里去请李白填词。


李白又是大笔一挥,马上三首《清平调》就写好了,这三首诗写得太漂亮了,按照《松窗录》的说法,是杨贵妃和唐玄宗当即就被震撼了,怎么表现出来的呢,看这三首新词之后,杨贵妃马上在玻璃七宝盏之中斟上了从西凉国进贡来的葡萄酒,然后一饮而尽开始领唱这三首歌,唐玄宗就吹笛子给她伴奏


而且每吹到一曲将要结束的时候,就故意放慢了节奏,让这个曲子显得格外地优美,而且唐玄宗从此就高看李白一眼,这也是李太白进入翰林院之后最为华彩的一笔,按照常理李白凭借三首《清平调》,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青睐之后,他在唐朝政坛一定会步步高升,然而就在李白写《清平调》之后没几个月他就坚决提出辞职。


有人认为李白辞职的原因是,唐玄宗的宠臣高力士,因为李白曾经让他脱靴子羞辱了他,所以排挤李白,说高力士因为李白让他脱靴子而侮辱他,不过它不是一个真事,高力士是何许人,高力士当时可不是个一般的宦官,他是左监闩卫大将军正三品官,而且是唐玄宗的心腹,如果李白侮辱高力士,就算高力士不说什么,唐玄宗也不会同意的,而且在唐朝时没有人恨高力士,大家都觉得高力士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为人又谦虚谨慎又非常地低调,所以当时人对高力士充满了正面的评价,李白没有必要去侮辱这样充满正面的政治人物,所以李白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这件事不成立。


李白辞职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他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虽然他进了翰林院,但是,唐朝时期的翰林院是人才和杂流共处的一个地方,当时李白在翰林院中只是一个翰林待诏,其实就是一个陪皇帝写诗的就是天子弄臣,陪皇帝玩儿的,虽然皇帝欣赏李白,但是,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文学侍从,而不是把他当成一个大臣,当做一个政治家,所以李白在这里实现不了自己的人生抱负,所以选择了辞职。大家怎么看待李白辞官的呢,一起来留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