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冯兄每年都在我这里购买十斤当年的新会陈皮收藏,不算今年,也有四年了。 前几天,冯兄发了几张晾晒陈皮照片我,问我存得如何。 我说,真心不错。看来真是给对人了,这质量这阵势,仿佛隔着手机屏幕都能闻到一阵阵的果香味。 他说,去年新皮果香味还比较强烈,带刺激,早几年的都慢慢有陈香味了。 我说,时间是绕不过的坎,需要慢慢来。 他说,是的。陈皮存不难,就是走心。特别是在广东,一年三晒是必不可少。 我说,年份高的话以后翻晒的次数可以相对减少一些。 他说,每次翻晒陈皮都有不少的内囊脉络脱落,如何避免? 我说,损耗肯定有,避免不了。 他说,那内囊脱落多的话,从经济效益来讲,厚身的陈皮不就等于变相加重了? 我说,内囊厚的,皮也会厚一些。 他说,感觉去年的皮稍薄一些,该不会是良心发现,厚道起来了? 我说,比厚道我还没怕过谁呢,但如果是比钱的厚度,哎,全是眼泪。 当然,大家都是在轻松的谈话氛围里互相调侃罢了。 
但陈皮厚薄问题确实存在,特别刚接触陈皮这个行业的可能会问,同样是正宗新会陈皮为什么有的陈皮很薄有的会相对很厚,要弄清哪个好,还是要从它产生的原因说起。 一般来说,造成陈皮厚薄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树龄。茶枝柑新树一般要到三年才收果,这时的柑皮都是比较厚,而越往后的树龄,其柑果的果皮会稍薄一些,这也是我们看到一些老树柑的柑皮为何薄的原因所在。说到底,这是果树的生长规律决定但不一定是全部,老树也有厚皮新树也有薄皮。 第二,采收时间。按不同采收时间,分为青皮柑、微红柑和大红柑三种。越往后,其果皮会越厚,因此同一树龄,大红柑的果皮要比青柑的果皮厚。说到底,这也是果实的生长规律决定。 原因说了,那究竟哪种为好? 据我了解,行业中很少有具体说陈皮厚的好还是薄的好,如果非给它下一个标准定义,那只能是厚薄均匀,内囊部分相对较少的为好。 过厚的陈皮,随年份增加,质量损耗明显;过薄的陈皮,在收存方面风险大,一旦虫蛀,补救难度大。 一句话,各有利弊,如果非得下个结论新会陈皮是薄的好还是厚的好的话,对于大红皮个人偏向厚一点的,因为要存个三,五,十年它的完整度会好些,特别是量多长年陈化受重力影响容易断个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