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真行”
古人写字讲究笔势,而笔势就是书法的气息。自古“人字合一”方称圣手。清刘熙载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潘海波沉放内敛,写字写心,笔笔随意,又字字有别。其遵循的恰恰也是“用心写字,心正书正,守正方能创新” 被尊为“三大行书”之首的王羲之,除去清雅、俊朗,还重情重义。否则焉能有魅力召集诸多名流举办千古传颂的兰亭修禊?潘海波热心、重情,交友三千,人脉深广,却是“贵人话语迟的”的那种。说话不多写字多,有求必应,不求也应。他是一个庞大的艺术群的“群主”,其魅力和诙谐似乎只体现在微信上,当朋友们真正聚会在一起时,他就不是“群主”,连中心也不是,自然而安静地消失在朋友中。但是他有一种强大而沉默的气场。 只有在写字时,会突然爆发,光芒显露。起腕笔势劲健,气盛力足,笔下摇曳多姿,优美而自然。有些字笔划极简,却遒劲凝练;有些字字形雄放,而气骨沉实;有些字笔势峭拔,品相瑰伟奇崛……令旁观者荡气回肠,觉得很有劲,很过瘾。 我不知他师法何人、所宗何派,但见他的书房里到处堆放着字帖和书,长条桌上、茶几上、凳子上、窗台上……只要有个空地方必定摆着一大摞各种各样的字帖、拓片和有关书籍。写字台左侧的沙发上堆起一人多高的“废字垛”——他练字或给人写字时,写的自己不满意便往旁边一丢,久而久之成了一大垛,再有个一年半载“废字垛”就要码到房顶了,这让我想起王献之习字磨墨用掉了三缸水的典故。我曾翻检他的“废字垛”,竟发现里面有相当多的好作品,有些还是随兴挥洒的妙品、神来之笔。我甚至想代他签名钤章,交给经济人拿到市场上看看效果。 行笔至此就再说一说潘氏“真行”的笔意:或冲淡清奇,或险绝峻峙,或浑融流丽,或气格纵放,一动墨便笔不离纸,纸不离笔,爽朗清举,回环呼应,洒洒脱脱,意趣清新。无论是“看门道”的,还是“看热闹”的,都称他的字漂亮、帅。
书画界的老神仙韩羽家里最醒目的墙上,挂着潘海波写的“福”字,多年不换。老先生说海波的字好看,我喜欢。“有钱难买喜欢”,韩老先生文、书、画三绝,能入此老的法眼,并写妙文推荐,足证潘海波为人为书值得称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