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入厕时,为何又称为“解手”?背后的故事太辛酸

 老黄说史 2019-10-08

人们入厕时,为何又称为“解手”?背后的故事太辛酸。“饥”中生智:做个有理想的厨子,也会流芳百世。

俗话说:“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生逢乱世,人命如草,还不如太平年代的狗可以平安无忧。战争是残酷而又无情的,它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惶恐,是无法言说的。

生逢乱世,人不如狗。战乱过后,还有大批平民被迫背井离乡,迁徙他方,离乱途中,更是苦不堪言。比如,连大小便都受到限制,因而,才诞生了一个形象的词语——“解手”。

古代的移民们,除了倍受欺凌外,也激发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比如如何野炊,如何瓜菜代,如何又快又好地为家人准备一顿美餐。

1) “饥”中生智:“五福羹”的前世今生

元末明初的中国大地,到处是战火烽烟,尤其是江南地区,民众的生活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江西吉安府,就生活着这样一群乱世良民。琬公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吉安府,古为庐陵县,属九江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置。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庐陵县升级为庐陵郡。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庐陵郡改为吉州,后来多次在庐陵、吉州两名间反复改称。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改吉州路为吉安路,“吉安”之名自此始。明太祖壬寅年(1362年),改置吉安府。

地名的变迁,暗含的是朝代更迭。而朝代更迭,遭罪受苦的都是底层百姓。这正所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尤其是元朝统治期间,将国民分为四等:一等为蒙古人,二等是色目人,三等是汉人,四等人为南人。生活在江西吉安的汉民,就是最下等的南人,他们的财富被盘剥,一直都是没有尊严地活着。

都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元蒙统治者对汉人的掠夺与蔑视,激起了广大汉民的反抗。在江南地区起事的豪强,就有好几拔,其中最著名的有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及方国珍等。这些豪强势力在反元的同时,也相互争斗,为了筹集军饷,他们也将贪婪之手伸向了无辜百姓。身处吉安一带的老百姓也深受其害、其扰。

但是,琬公一家,同身处吉安府吉水县的黄姓族人一样,靠着顽强的生命力,一力苦撑了下来。

那时,人们都期盼着战乱早点过去,好过上太平日子。但是,令琬公及其家人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击败元蒙及各路豪强,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称帝后,身处吉安的广大民众却又迎来新一轮的生离死别。

明朝建立之初,由于元明更替的连年战乱,使得中原及湖广之地变得人烟稀少,所以,朱元璋即位称帝后的第二年,便迫不及待地下召,让江西之地的民众民迁填中原及湖广。

650年前的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身居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白石碑鸭儿池的琬公一家,不幸也被选中。背离故土,远徙他乡,这是每个耕读传家的中国百姓所不愿接受的,但是,皇命难违,琬公一家被裹挟进迁徙的人群,一路艰难西行。他们的目的地,是远在千里之之的湖广省竟陵县(今天湖北天门)。

然而,迁移的过程并不顺利,面对远离故土,骨肉分离,难免会有一部分人心不甘、情不愿,中途就想借机开小差溜走。为了防止移民逃脱,负责押送的官员与差人,将人们捆绑起来后再上路。起先是大绑,即绑住两条胳膊,这样,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又改用“小绑”,每人只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连在一条绳子上,相互牵连在一起。人有三急啊,如果其中有人要大小便,就要恳求押解的差人,给他们解开捆在胳臂上的绳子。

最初时,人们为了把意思传达清楚,话说得比较完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方便。”后来说得多了,渐渐就把原来的话简化了,只要有人高声喊“解手”,那就是他要大小便了。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如今,但凡是移民的后裔,都会称呼大小便为“解手”,这其实是历史的一道屈辱印记。

这种捆绑式的迁徙,给移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吃饭喝水都难正常进行。人常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正是那个特殊的艰难饥饿时期,才激发了琬公内心的聪明才智与生存智慧。因为,琬公在从事农耕之余,还精熟医术,悬壶济世。因为有着深厚的升学知识,琬公也很注重食疗养生,这样的医学与养生知识为琬公解了大难。

琬公是个有心人,穷家富路啊,所以,琬公在离乡前,尽可能多的收集一些当地特色食材,晒成易于携带的干货。当举家搬迁之际,琬公就特意将那些杂粮一一收拾打包,以作主食之外的补充。移民途中,为了又快又好地给家人准备上一餐,他利用杂粮,精心烹制了一道道“杂粮羹”。

因为琬公事前准备充分,在遥遥路途,没让家人太过饥饿。虽然,都是些常见食材,但是,琬公有着烹饪天赋,几样简单的食材,经他搭配熬煮,一餐餐“杂粮羹”,不仅填饱了家人的肚子,还留住了乡愁。正是有了这份乡愁味道的支撑,一家人在餐风露宿中,也品尝到家的温馨。

受琬公启发,同行的乡亲们也想方设法收集价贱味甘的食材,学着琬公的做法,将风餐露宿的艰辛,涂抹上一层厚重的暖色。

2)琬公的“五福羹”与全民的“腊八粥”

正是有了这份乡愁味道的支撑,一家人在餐风露宿中,也品尝到家的温馨。一家人靠着肩挑背驮,披荆斩棘,终于将“家”迁移至千里之外的湖北竟陵。

琬公携家人迁来人生地不熟的湖北竟陵后,一切又得重新白手起家。为了确保家人的衣食无忧,琬公不辞日夜辛劳,又因地制宜地利用天门当地的便宜食材,将“杂粮羹”不断改良,推陈出新。

“天门版”的杂粮羹,充分利用了天门鱼米之乡的天然食材,羹粥中加入了江米、去核大枣、菱角米、鱼肉丸以及当地特产黄花菜。改良后的杂粮羹,既接了地气,又留住了美味,琬公还给它取了个非常吉祥的名字,叫“五福羹”。

为了接济家用,琬公还在临近的集镇开了家粥铺,专门制售“五福羹”。在增加了收益的同时,“五福羹”的推广食用,又一饱了当地人的口福,可以说是一餐多得的善举。

由琬公的“五福羹”,我又联想到民间流传甚广的“腊八粥”。 腊八粥,是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在我国,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历史非常悠久,它原本是佛寺中的敬佛礼神之物,又称“七宝五味粥”。

国人食用“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宋代。据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称,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明清之际,喝腊八粥的风俗则更加盛行。无论宫里宫外、佛寺民间,每逢腊月初八日,随处都可见腊八粥的身影。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那时的“腊八粥”,其食材构成,与琬公的“五福羹”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也多是正粮之外的杂粮。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腊八粥》一节中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农历十二月初八喝“腊八粥”,作为一种民间风俗,除了祈福之外,还是用以庆祝丰收的,因其附加了特殊的文化内涵,所以,才一直流传至今。

如果说,“腊八粥”是丰年的庆功宴,那么,“五福羹”就是难时的救命粮。“腊八粥”是锦上添花之美,“五福羹”有雪中送炭之情。二者相较,“五福羹”的意义远高于“腊八粥”。

3)千万不要小看一个有理想的厨子

其实,吃吃喝喝并非小事,而是关乎国计生的大事。孔子就曾经说过:“食色,性也。”历史上就曾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厨师,他们不仅会做、会吃,而且还能吃出个中趣味,品出为人的智慧,并为后人留下许多处世的真谛。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厨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因为有史可考的中国第一位贤相与帝王之师,就是一个厨子,他的名字叫伊尹。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句非常有名的话,叫:“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国家与烹调美食一样,掌握好火候与咸淡,是成功的关键。老子的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有着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依撑的——他讲的是伊尹的故事。

伊尹本是奴隶之后,乡间厨子,商汤发现伊尹之后,拜他为师,任他为相。伊尹也不负商汤厚望,为相后,济世救国之才得到充分发挥,辅助商汤一举灭掉夏朝。他一生历事商朝的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执政时间长达五十余年。伊尹擅美食、懂医术、重养生的伊尹,是个长寿之人,活到100岁才病逝。

650年前的琬公,也是个胸怀大智慧的厨师,他凭借一碗简单而又味美的“五福羹”,不仅解决了家人的温饱,也为同行的乡亲们打开了一扇绝地求生之门。而琬公留下的一道“五福羹”,更是一笔恩泽子孙万代的巨大财富。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