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基因里也许有“他”的贡献

 风吟楼 2019-11-15

在北欧神话中,神族中有多个群体,大致上可分成5个体系:巨人(Giants)、阿萨神族(Aesir)、华纳神族(Vanir)、精灵(Elves)以及侏儒(Dwarves)。不同种族之间虽有联系,但体型相貌泾渭分明,神话体系中也没有精灵与侏儒通婚的描述,也许诸神之间是存在生殖隔离的。

北欧神话体系

在现代智人的演化史中,也存在其他亚种的竞争者,而他们之间的故事,也许比北欧神话更加精彩。

现在的人类,站在自然界食物链的顶端,从茹毛饮血,直到把探索的脚步伸向宇宙,似乎除了自己,还没有对手。

而在演化史中,人类作为智人,却并不是天生就占据优势地位,除了智人,还有不少其他同为人属的种群。数万年的竞争,现代智人战胜了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其他亚种,逐渐成为人属中现存的唯一物种。

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模型—陈列于尼安德特博物馆

尼安德特人(学名:Homo 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是一群生存于旧石器时代的史前人类,由于其遗迹首先于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河谷被发现而得名。

尼安德河谷

目前按照国际科学分类二名法归类为人科人属,至于是否为独立物种还是智人的亚种则一直不确定。

年轻尼安德特人面部重建

学者推测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应与智人相同,甚至更大,因此推断他们的脑部大小也与此相衬。

尼安德特人头骨化石

2008年,一群科学家将发现于俄罗斯与叙利亚的尼安德特人幼儿化石,以电脑的三维重建技术重现原貌,显示尼安德特人的脑部出生时与现代智人大小相同,成人时则稍大于现代智人。尼安德特人的平均身高与那时候的智人差不多。尼安德特男人约为165至168公分(65-66英寸),有强健的骨骼结构。

尼安德特人如果穿上现代人正装过安检,不会引起安保人员的怀疑

他们比智人更为强壮,尤其是手臂与手掌的部分。女性高约152-156公分(60-61英寸)。绝大多数尼安德特人以狩猎为生,森林中的马鹿与驯鹿都是他们的首选目标,尼安德特人是当时的高级掠食者。

驯鹿与马鹿,尼安德特人的猎物

驯鹿与马鹿,尼安德特人的猎物

不过近期学者在西班牙的考古结果表明,一部分尼安德特人以植物为食。

尼安德特人的遗迹从中东到英国,再往南延伸到地中海的北端,甚至远至西伯利亚都有所发现。这些遗迹有骨骸、营地、工具,甚至艺术品。而根据现代定年结果分析,尼安德特人的遗迹消失的时候,基本与现代智人进入欧洲的时间一致。

尼安德特人遗迹分布范围

尼安德特人的灭绝之谜

尽管尼安德特人的消失,暗示着其在与智人的竞争中最终落败,不过2010年发表在《科学》的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基因中(除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区域)至少1%至4%源自尼安德特人。可见,尼安德特人与智人在历史上,也充满着爱恨情仇。

尼安德特人模型与现代人类的对比

现代智人的祖先,从非洲大地上走出后,在欧洲大陆遇到了占据该地区的尼安德特人,他们之间必然会因为资源的争夺而爆发斗争,也会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慢慢融合。而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可能正是因为与现代人类的融合。在东地中海附近的狭窄区域内,由于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特有的疾病造成了无形的疾病屏障,阻止了他们进入敌方的领土,也维持了数千年的暂时平衡。两个物种逐渐通过杂交而融合在一起,最终打破了原先的僵局。他们的杂交后代可能同时携带了两个物种的免疫相关基因而成功存活,而尼安德特人相比现代人类,人口数量较少,捕猎生存手段落后,社会分工单一等劣势逐渐凸显出来,最终被现代智人所淘汰。

现代智人—多种基因的融合体 

尽管像尼安德特人等同为人属的物种,已经湮灭在历史中。现代人类的基因中,却或多或少的融合着这些古人类的基因。

发现于阿尔泰山脉中丹尼瓦索洞中的一截碎指骨

对丹尼索瓦人基因测序的结果表明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在部分人类族群的基因组中的占比可能高达5%,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民族,如藏族与夏尔巴人的基因中,适应高海拔的基因序列就源自丹尼索瓦人。

尽管我们对人类学的研究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人类进化历史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惑与乐趣!

(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参考文献:

1.  Pennisi, E (2013). 'More Genomes from Denisova Cave Show Mixing of Early Human Groups'. Science. 340 (6134): 799. doi:10.1126/science.340.6134.799. PMID 23687020.

2.  Menez, A. (2018). 'Custodian of the Gibraltar skull: the history of the Gibraltar Scientific Society'. Earth Sciences History. 37 (1): 34–62. doi:10.17704/1944-6178-37.1.34.

美编:黄紫薇

校对:张腾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