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告诉我们为何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

 无极太空0 2019-11-15

一、为什么学习

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意思是:一个人不站在巨人肩膀上,学习圣贤教诲,是很难走向成功的,学习圣贤让我们懂得人生大道,这样就会少走弯路。

《论语》有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天生就懂得人是天才,跟一般人相比有着更高的智商,但这类人毕竟很少;

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是主动性的人,主动学习,主动修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遇到困难才学习的人是被动的,自己不主动学习就会被命运逼的我们不得不去学习,不主动修理自己只能在社会上被别人修理,虽然被动,但只要学习还是可以改变命运;

遇到困难也不去学习的人只能是随波逐流,任人宰割,命运永远掌握在别人手里。

二、如何学习

学习不是学习书本知识,也不是听课,学和习是分开的,“学而时习之”意思就是学知识和实践知识,所以学习不是往我们的大脑里装很多的东西,而是通过学习从灵魂深处往外长出新的东西,学习是引发新的思路和方向,同时促使自己深入思考,然后用于实践。

所以在学习上的力量分配就是“学”占20%,“习”占80%,看书、老师讲解20%,自己复习和思考80%,每个人本身就是天才,每个人都有一颗圣人的心。

释迦牟尼佛在入大般涅槃前的最后一次说法讲到:

“时至今日,我传授给你们的知识要细心研读,审慎观察,不断的去实修,先亲身体证,才可分享给他人。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事物,即便是我说过得话,直到你们运用学识与智慧加以思辨,确信不疑”。

是的,圣人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把学到的东西认真思考,亲身体证,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学以致思,学以致用,毛主席也是国学学习的集大成者,他说过:“精通的目的在于运用”。

任何人都不能增加你的智慧,只能唤醒你本自具足的智慧。

三、何时学,学习什么

我们先看看古人是如何学习的,古代的小学教授传统的做人道理,礼节、洒扫、应对、进退等等,而大学学的是高深的哲学,如何做人做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确立,同时带有宗教的意味。

在古代的学习,谈不上知识和应用,专门的知识和应用技能都是在办事的机关单位边做事边学习而得到的。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做官有多余的时间就要学习,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处理政事;学习有了进步,有了多余时间就要去实践,来检验自己学的东西是否扎实。所以在今天,在岗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今天我们很多人都在关注学习有没有用,有人说:某某人也学习了,但还不如不学习的赚的钱多呢!如果我们的心智里都这样思考,我们就把得失与利益看的过重,就是儒家所讲的小人的思考模式,儒家讲:君子谋道不谋食。

一个人学习的源动力是他首先有一颗诚实正直的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最可靠的办法,一个自认为自己博学多才的人永远不会成长,因为他跟不如他的人比,他永远很优秀,如果我们的那点知识跟真理相比那就是微乎其微,我们才会心生谦卑之心和学习的心态。

我知道的远远小于我应该知道的,我理性的光芒不断地向前穿越,未知的黑幕将会越来越厚。已知的领域远远小于未知的领域,在一个你熟悉的行业你很厉害,换个行业就不一定了,术业有专攻,样样精通,也就是样样稀松。

小马过河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第一,不懂得事情我们要去问;第二,我们要找合适的对象去问,同时还要动脑筋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问了之后还有勇于实践,勇于冒险才能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一个谦卑之人,一个对知识、对未知世界有着渴求之心的人,他会认为人人皆为学习之师,处处皆为学习之所。

圣人无常师,以天下师为师,道家讲:正面之师,反面之资。正面的给我们榜样,吸引我们追随;反面的给我们警醒,引导我们反省。跟儒家所讲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如出一辙。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说自己只是在阐述前人的学说,自己不随意创作。

科学是相对的,有限的,暂时的;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知识理论也在不断的推进和变化,而哲学是绝对的,无限的,永恒的。社会再怎么推进,科技再怎么发展,这些宇宙的普遍真理永远不会变。

所有,我们对于前人的智慧,我们应该深信不疑,不断学习,反复研修,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以色列的犹太人,是世界上创新最厉害的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千分之二,是上海的三分之一,但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高达165人,研发费用占GDP的4.2%,雄踞全球第一。

所有犹太人,人人从小开始,就读《圣经》,和历代大贤所解读的《塔木德》,孩子从一岁到五岁,这两种书里的故事就听完了。

一个名族的优秀和他们重视教育和学习传统经典是离不开的,这几年,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经典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发扬,让国学智慧引导我们走向成功。

对于学习国学智慧,你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