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成片桑园,不但要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单位面积的土地上,能获得较多优质的桑叶,还应考虑管理、采叶的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 (1)建园地点的选择。栽植成片桑园,应选择地势比较平坦,土层较深,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的土地。为采叶、管理方便起见,要求桑园离蚕室较近。但桑园过分靠近蚕室也不利于蚕病防治。一些地区村庄周围,土质水源较好,而种植其他作物又易遭畜禽破坏,是栽桑的好地方。近年来建立围村桑园,既充分发挥了土地生产能力,为家禽提供活动场所,又能利用辅助劳力养蚕,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2)桑园面积的确定。桑园面积主要应根据土地资源、劳力及养蚕规模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春期每饲养100g蚁量,种茧育需建立基本桑园16~20亩;丝茧育桑园,需建立基本桑园10亩左右。 (3)作业区的划分。为了管理方便,面积较大的桑园要划分作业区。作业区的大小依地形、地势等条件而定。山区桑园为保持水土、又便于管理,作业区的划分应考虑地形地势。平原地区,为提高作业效率,作业区应为长方形,一般一区以16~20亩为宜。长边应与栽桑的行向一致。 (4)道路的修筑。为了桑园管理和运输方便,要根据桑园面积的大小,修筑相应的道路系统。一般大面积桑园可修筑干路、支路和小路。各大区间修筑干路,外与公路相通,内与全园支路及养蚕地点连接,路面一般宽3~5m,以便车辆通行。作业区间修筑支路,与干路垂直连接,路面一般宽3~4m,以能行驶拖拉机为准。小区间修筑小路,与支路垂直连接,路面宽约1m左右,便于行人。小面积桑园,为减少非生产用地,只修筑支路或小路。丘陵山地桑园,在修筑道路时,要选择坡度较缓的地方,顺坡修路;坡陡的地方,要修筑迂回的盘道,且路面要向内倾斜2~3°,上下坡最好不要超过10°。 (5)土地的平整。为便于排灌、水土保持和桑树个体之间生长一致,需对栽桑土地进行平整。丘陵山地应按坡度、坡面的大小确定修筑梯田或等高线栽植。 (6)排灌系统的设置。桑树对水分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而我国各地在桑树生长季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涝情况出现,因此,桑园应设置排灌系统。目前,桑园灌溉,除少数采用喷 灌和滴灌外,一般多为沟灌。灌水沟可分为干渠、支渠、农渠、毛渠等级。丘陵山地的灌溉干渠,应在上坡沿等高线设置,以便灌溉水的自流。农渠设置于桑园分区之间,每16~20亩设置一条。桑园排水沟,可与灌水沟渠配合设置,也可单设。一般分为农、支、干沟三级。丘陵山地梯田桑园的排水沟应设在梯田内侧,每块梯田出水处应修筑略低于桑园地面的拦土坝,既能排水,又能保持水土。 (7)防护林带的栽植。在风、沙严重地区建立桑园,应设置防护林带,以减轻风沙对桑树的危害。选择防护林的树种应就地取材,一般以树冠高大,抗风力强,成活容易,生长快,与桑树无相同病虫害,并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为宜。 举报/反馈 |
|
来自: 我微微d1sjm0z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