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我与非我之九: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静远德载 2019-11-16
        我作为一个生命,要维持自己的存在,就必须与非我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交流与代谢。物质上的新陈代谢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就人类而言,我们需要呼吸、进食、喝水、排便、脱毛、脱皮等等。精神上的交流指的是认识和实践。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我,不仅仅是我自己,还包括所有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我”。所以一切的认识和实践都是我的认识和实践。我的实践指的是我的一切生命活动,它们都具有一个基本目的,即维持和改善我的存在状态,满足和更好地满足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就是维持生命必须的新陈代谢,接着就是生命成长发育的需要。随着生命的成长发育,更多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逐渐出现,要求分配适当的时间、精力、资源、能量等去满足它们。如随着性的成熟就会出现性的需要,随着中枢神经系统逐步发育成熟,就会有学习、认识和实践的需要,会有安全的需要,得到肯定和赞扬的需要等等。随着生命进程的发展,心理的需要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实践活动纷繁复杂,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选择,也会造成不同的后果。评价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指导实践活动高效地满足各种生理和心理需要,这就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是我的一种天赋,只要生长发育正常,加上适当的外界环境和刺激,都能发展一定的认识能力。认识的物质基础是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接收和整合身体各处感受器受内外刺激而产生并传来的神经信号,形成感觉和知觉,建立起对世界和自我的感性认识,即对现象的认识。在大量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综合、 归纳、判断、推理等找出其中一般性的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即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这是认识的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对现象的认识提高到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从而更好、更准确地把握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进而应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去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完成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以及认识实践的循环。随后再进行多次这样的认识实践循环,逐步加深完善丰富认识和实践,建立起并逐渐发展完善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独立自在的自我。
    虽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但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不是截然分开的。当对内外刺激的感觉、知觉等感性认识形成时,同时也伴随着形成了对这种感性认识的评价性认识,如喜欢、憎恶、害怕等,这些评价性认识就属于理性认识。此外现象与本质和规律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体两面,相互联系 的。一定的本质与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现象,而某种现象也必然反映了某种条件下的某种本质和规律。一些主观性和心理性的因素也会对认识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如情绪、习惯、信仰、观念等,但是反过来,认识和实践也可以影响,甚至改变这些主观性和心理性的因素,如美丽的风景、动人的歌曲、热情的态度等等都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人的情绪,而深刻的理性认识更是改变习惯、观念、信仰的利器。
    从国学的角度来说,感性认识就是知其然,而理性认识则是知其所以然,至于是否真的是所以然,还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其然与所以然可以无限循环下去,认识也是永无止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