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书论看董其昌书法之美

 不易齋2 2019-11-16

董其昌作为明代后期的书法大家,对当时及后世的书坛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当下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明星,但从书论的角度展开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期我们从书论中反观董其昌书法用笔、取法和审美趣味的特点。

明 董其昌 《五经一论》册(之一) 

18.3cm×9.5cm 纸本水墨 1620年 

上海博物馆藏

清代前期,由于康熙皇帝的喜爱,董其昌的书风风靡朝野,当时及其后的书家对董其昌推崇备至,用“多维解读,盛赞其美”来概括一点不为过。这在不同时期的书论记载中也一览无遗。但书论家对董其昌的赞誉并非一味地吹捧,他们对董其昌书法的关注既有微观的用笔细节的解析,也有宏观的审美特点的把握。

盛赞之一:用笔巧思

对书法用笔技法的考量,是书论家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即便要评价的对象是董其昌,书论家们也会津津乐道其用笔的巧思和执笔的特色。在论述中,他们也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各具特色的角度切入分析,以“赞”为主。

如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宋之张樗寮、明之董文敏用弱笔,起笔处多搭锋。”判定董其昌用的是弱笔,也就是搭锋,即顺势露锋起笔。对照作品来看,这一分析显然是符合董其昌用笔习惯的,也记录了他的用笔特色。

明 董其昌 《山水八景》册(部分) 

纸本设色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又如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载:“古今书诀,俱未及此,惟思白有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之说,虽非道出真际,知识固自不同。其跋杜牧之《张好好诗》云‘大有六朝风韵’者,盖亦赏其中截有丰实处在也。”

包世臣的论述不仅是评价和定位,更是对董其昌书法用笔技巧的深入分析,他认为董氏在行笔或者运笔时同样重视笔画的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行笔自然,笔笔落到实处。

明 董其昌 《山居图》扇页16cm×47.4cm 

金笺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

再如朱和熹认为作字需要有精、气、神,而精、气、神即是从运笔中来,并引用董其昌的话说:“董思翁云‘作字须攒捉’,即米元章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意也。”可以想见,朱和熹是如何领略董其昌的用笔体会,这种感知如果没有具体的书写实践是难以描述的,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他对董其昌的喜爱与推崇。

盛赞之二:转益多师、取法古人

这一点在董其昌这里表现得尤为明显,他的“转益多师、取法古人”可以在书论中寻到系统的线索与佐证。

如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说“十年前见杨少师书,了不知其佳处何在。近习《步虚词》数十过,乃知后来苏、黄、米、董诸公,无不仿佛其意度者”,又说明人中“学少师者,无过董文敏”。

又如钱泳在《书学》中记录说,曾经见到一卷董其昌的临摹作品,“临钟、王、虞、褚、颜、柳及苏、黄诸家,后有题云‘此数帖余临仿一生,才得十之三四,可脱去拘束之习’。书时亦年八十一。”

明 董其昌 《仿赵孟頫秋山图》轴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则说“明董其昌楷书托迹欧阳”,指出董其昌对唐代欧阳询书法的汲取。

包世臣说:“思白但于汇帖求六朝,故自言廿年学魏、晋无入处,及学宋人,乃得真解。”指出董其昌于魏晋和宋代诸家都曾用心。

再如王昶在为董其昌临摹该帖的跋语中说:“思翁书从鲁公入,不从鲁公出,而用笔险劲,深契古人之法,是以所摹与公具体而微。”

由此可见,董其昌取法广泛,倾心学古,亦是在临摹上下苦功。同时,也可得知清代以降,书家们对董其昌书法研究的细致与详实,他们不仅关注董其昌书法的取法对象,还关注对董其昌临摹作品的研究。

▲向右滑动浏览全图

明 董其昌 行书《临米芾天马赋》卷(局部)

 绢本水墨 1612年 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曾临摹颜真卿的《裴将军帖》,王昶在为董其昌临摹该帖的跋语中说:“思翁书从鲁公入,不从鲁公出,而用笔险劲,深契古人之法,是以所摹与公具体而微。”“具体而微”四字表达了论者对董其昌临摹之作的赞扬。

盛赞之三:“淡”意悠远

审美具有主体差异性,对于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审美也有共通性,人们对相同的作品往往有类似的审美体验。当书论家面对董其昌的作品时,不约而同地达成了趋同的审美判断。

众所周知,孙过庭曾用“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来评价王羲之书法的审美风格,吴德旋也用这句话来概括董其昌的书法特点。说明他一方面认为董其昌继承了王羲之,另一方面也彰显出他对董其昌书法的审美感知和判断。

明 董其昌 《燕吴八景图》册(部分) 

26.1cmX24.8cm 绢本设色 

1596年 上海博物馆藏

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吴德旋还曾用“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概括董其昌的书法特点。这句评价显然不仅指具体的运笔动作,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特点的把握,即能够调和互为对立的艺术要素,如轻重、苍秀、刚柔等,以达到审美和谐。

“惟思翁用力之久,如瘠者饮药,令举体充悦光泽而已,不为腾溢。故宁见不足,毋使有余。其自许渐老渐熟,乃造平澹,此真千古名言,亦一生甘苦之至言也。”

明 董其昌 《燕吴八景图》册(部分)

26.1cmX24.8cm 绢本设色 

1596年 上海博物馆藏

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记录了以上这条恽南田议论董其昌书法的内容,意在说明学习前人书法要注意不要过于用功而沾染习气,盛赞董其昌善于学古,不沾染习气,即所谓的“不为腾溢”。其实这也是一个度的把握,盛赞董其昌“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明 董其昌 《燕吴八景图》册(部分)

26.1cmX24.8cm 绢本设色 

1596年 上海博物馆藏

从上述书论记载看,无论是“娟秀”,抑或是“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渐老渐熟,乃造平淡”,都是书论家对董其昌书法的一种审美感知。论者的判断显然是有共通性的,即“淡”意。这与董其昌本人的追求也是较为吻合的。

明 董其昌 《燕吴八景图》册(部分)

26.1cmX24.8cm 绢本设色

1596年 上海博物馆藏

以上诸位论者对董其昌书法的解析各有角度,从技法、取法到审美特点,细微之处都详加阐释,充分体现了后世对董其昌书法的喜爱。然而,不同时期,人们认识和评价的方式也不同,古人的书论更多是随笔式的笔迹,言语零碎却很有闪光点,不时有精彩的评语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董其昌书法的地位。

互动时间

本期跟大家分享了书论中对董其昌的评价,你对董其昌的书法有了解吗?你对董其昌有哪些评价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本文选自《中国美术》2019年5期

    原文:《用书论看董其昌书法的后世影响》

原文作者:程兴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