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须参悟书法中的“轻”,才有可能达到高境界 当然是相对于“重”

 mengk4fz0yyf5h 2023-01-27 发布于海南
学书须参悟书法中的“轻”,才有可能达到高境界。当然是相对于“重”而言。
书史上这一审美表现特征较为突出的如:王羲之、怀素、董其昌、弘一法师等,及众多碑帖、简椟。
轻有技法形态中的。不是指用笔不熟,驾驭能力不足造成的轻浮、轻挑、轻飘。而是指用笔力度、速度、生熟等生出的提按自如、用笔熟练、点画轻虚、轻歌曼舞之美学内涵。
与点画的肥瘦大小、欹侧斜正等有关。手腕轻虚、驾轻就熟、着墨中实、轻重协调、刚柔相济。
轻有风格类型层面的。轻健、轻逸、轻媚等,有动态和静态美。骨轻神健,飘然若飞、迅捷灵动是动态美;轻姿妍媚、轻清峻爽,表现出文人的精神纯洁干净,是静态美。
这种挺拔超逸的雅正格调,可治钝浊、轻滑、肥滞等俗气。
轻有神采意境层面的。轻妙、轻灵、轻淡等。这在魏晋二王书法中体现明显,还有如苏轼自适旷达面对若难,董其昌、弘一等受庄禅思想影响等。都是一种超逸洒脱、心境澄明的人生态度和审美追求。
学书终会经历从轻逸、轻狂再到轻淡的审美趣味转换过程。正如从追求平正到险绝,复归平正。
图中为:王羲之、怀素、董其昌、弘一、汉隶一轻一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