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世前的苏轼回首往事,写下一首千古佳作,道尽一生的坎坷辛酸

 江山携手 2019-11-16

中国人总喜欢盖棺定论,往往要等到人死后,才会给予这个人正确公允的评价。然而,对于宋朝大词人苏轼,后世的评价总逃不开这些词语:乐观旷达,潇洒不羁,才华横溢,超然物外等等。对此,王国维在他的《学小言》中也说到,苏轼即使无学之天才,他的人格亦足千古。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后人之所以对苏轼痴迷,不仅痴迷他的学成就,更痴迷于他高尚而伟大的人格。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苏轼的学成就之所以伟大,其实也是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他的中能够见到。

可是,人的一生就像一出戏,只有落幕后才能判断出这出戏的好坏。对于自己的一生,苏轼是如何评价的呢?我们从他去世前的这首《自题金山画像》中可以略窥一二。全诗如下: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创作这首诗时,苏轼已经64岁了。64岁,在现代人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很老的年纪,人生依然可以有很多精彩。对苏轼而言,其实也应该如此。乐观如苏轼,人生的衰老对苏轼而言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只是很不幸,他遇上了瘟疫。

1100年,63岁的苏轼遇赦从海南岛北上。1101年正月,一家人在江西赣县等船时遭遇瘟疫,苏轼也不幸染病。8月份,老老少少十几人终于到达江苏常州。因为旅途奔波,再加上年老,苏轼的病情终于还是恶化了。不久,他就在家人和几位挚友的陪伴下走完了坎坷的一生。

此诗作于苏轼去世前的两个月。连续几个月缠绵病榻,苏轼可能已经预感到自己的人生即将走向终点。回首自己的一生,起起落落,不是在贬谪的路上,就是在贬谪的地方。多少失意坎坷,多少辛酸不易,对后人而言这只是几个冰冷的词语,对苏轼及其家人而言却意味着无数次分离,无数次担惊受怕和无数次漂泊天涯。

整首诗以自嘲的口吻,叙述了自己一生到处漂泊,毕生的功业只是连续遭贬的经历。面对自己曾经的画像,苏轼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诗中前两句是对自己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后两句用了6个字对自己一生做了总结。诗作看似平淡,其实暗含了沉重而复杂的,令人感慨万千。

苏轼一生纵然潇洒旷达,然而在人生末途,回想自己坎坷的一生,他也不得不发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诗人此时的心灵早已无欲无求了,再也不会为任何外物所动了。自己的一生漂泊不定,就像是无法拴系的小船。

在前两句中,苏轼引用了《庄子》和道家的说法,抒发了自己此时的无限感慨。这两句看似消极悲观,看似在自叹飘零,看似在抒发人生苦闷。如果我们真的这样理解的话,依据“盖棺定论”,苏轼超然自适的形象岂不是要大打折扣。

事实上,此时的苏轼依然是那个能够让人发出会心微笑的“东坡居士”。他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所以,紧接着苏轼就恢复了他旷达乐观的天性,他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作到了这里,一反忧伤情调,全然没有了人生失意的哀愁。苏轼自我解脱的能力依然惊人。

在苏轼看来,他一生的功业,不在那些诗,也不在那些高官厚禄,更不在那些外在虚名,而是“黄州惠州儋州”。这三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呢?这是苏轼被贬谪的三个地方,是他人生命运转折的三个地方。在这三个地方,他渡过了人生最坎坷困顿的时光。

对很多普通人而言,最不愿提起的就是自己曾经最失意最狼狈的时候。可是对苏轼而言,在这三个地方度过的时光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因为正是这三个地方,苏轼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成为令后人敬仰的一代学大家。回首一生,失意也罢,坎坷也罢,此时的苏轼依然不减豪放本色,依然超然旷达,真是令人可叹可敬!

对于苏轼这首诗作,亲爱的读者,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传播古典之美,需要你我的参与。

(注: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