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侯伐周幽王,为何是向敌对的“异族”犬戎借兵?

 刻在星星上 2019-11-16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极强的”种族“观念,所谓”非我族类 其心必易“。西周立国后更是依据血缘宗族关系分封诸侯”以藩屏周“,可结果却在内部诸侯联合外部”异族“的攻击下灭国。《史记·周本纪》载:“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遂杀幽王骊山下。”看西周这段历史的时候就在想,申侯作为中原诸侯为什么跟敌对的“异族”犬戎借兵,而不是向其他诸侯借兵?


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周幽王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  ,改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伯服为太子。申侯作为申后的父亲,申后和太子宜臼被废自然触动了申国的政治利益。被废的申后和太子逃到申国,申侯上书劝谏幽王受到幽王指责,随后幽王欲兴兵伐申诛杀太子宜臼,申侯大为愤怒,最终做出了先发制人攻打幽王的决定。

幽王时的周王朝和西周初期相比实力已经大为衰落,但宗周还有六师,据《周礼·夏官·叙官》: “师二千五百人。”以此计算周六师的军队可达到 15000 人,除此之外还有王宫的禁卫军。申人在西周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等九王时期都居于周都丰、镐以西为周王镇守西部边陲,在西周都城附近其势力是很大的。但面对周六师申侯不免还是有所忌惮,这样申侯自然需要寻找助力。


《史记·周本纪》记载:“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显然幽王的用人统治方式是不得人心的,这也成为了申侯攻打幽王的一个有力因素。但天下诸侯即便对幽王统治不满但周天子毕竟还是“天下共主”,反叛弑君那可是大罪即便不死也会受到天下人的非议,各诸侯谁也不想做出头鸟。而犬戎一族对周王朝的仇恨由来已久,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生与死的选择时申侯最终选择联合犬戎伐幽王。

在司马迁的笔下,犬戎是伴随着和周的矛盾出场的。《史记·周本纪》载:”明年,伐犬戎。”这是西伯昌称王的第二年,周就和犬戎发生了矛盾。周武王灭商后,对于深居内陆的犬戎不放心,于是强行将其迁往北方。《史记·匈奴列传》说:“放逐戎、夷径洛之北。”犬戎被放逐后以游牧为生,被周王朝称为“荒服”,对周王朝进行着纳贡。周穆王时发兵伐犬戎至此荒服不至,周和犬戎的和平关系被打破,往后宣王,夷王等周王多次和犬戎交战,在频繁的战争中犬戎和周王朝的矛盾完全激化。宣王后犬戎势力已达到关中渭水流域,距镐京已很近。和犬戎联合成功性就比较大,即便失败也有犬戎和周的这层矛盾在,自己顶多有个驻防不力。


再者申侯一族几代人都为周王朝镇守西部边陲和犬戎邻近,其关系微妙。《史记·秦本纪》记载:周孝王时期在位的申侯曾说:他先祖的女儿嫁给戎族,因为这个的缘故使周朝西部的边境不受侵犯。因而申侯一族和犬戎一族还曾有过姻亲关系,在这些种种缘由之下申侯和犬戎达成合作一起出兵最终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立其外甥宜臼为周王,申侯达到了他的目的。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犬戎竟然在镐京大肆烧杀劫掠,致使宗周百年基业付之一炬,随后更是趁机占据大片岐、丰之地,搞得周平王不得不迁都洛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