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濮阳:一个孔子最重要的教育基地

 文化龙乡 2019-11-17

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载入史册的七十多人,其中卫国籍的占九人。他们分别是子贡、子夏、闵子騫、廉絜、句井疆、子皙、子骄、高柴、颜浊邹、琴牢。卫国弟子数量排在鲁国之后,大大少于鲁国,可从弟子的能量及对传播孔子思想的贡献上讲,卫国弟子就不可小看了。特别是子贡、子夏。

濮阳:一个孔子最重要的教育基地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他聪慧通达,是孔子极为看重的弟子。子贡出身商家,很会做生意,家境富有,忠实追随孔子,“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语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善于动脑,长于思辨,是著名的外交家,多次代表孔子游说诸侯。《论语》《孔子家语》《礼记》中记载了许多子贡和孔子的对话,讨教辨析,极富智慧。孔子去世后,其他弟子多服丧三年,唯子贡在坟前搭草房服丧六年,然后乘驷马轩车,拜访各国诸侯,传播孔子思想。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写子贡的篇幅大出其他弟子之上,特别详细叙述了他的外交才干,生动具体,可见对他的偏爱。现在濮阳境内的端木家族就是子贡的后裔。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最年轻的弟子。他极富教育天赋,被孔子认定为他的弟子中最有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君子儒。孔子去世后,他移居现濮阳市区西部的西河,讲学授徒,整理孔子的《论语》等,并创造性发展了孔子思想,培养了魏文侯、李悝、吴起等一批改革家人才。在卫地威望很高,《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说:“卫以子夏为圣。”

子路虽然生于鲁,但他随孔子来到卫国后,就在卫国任职,孔子返鲁时也没有跟着回去。他的两个连襟一个妹夫等主要亲属都在卫国供职,后来他在卫国变乱中战死,被葬于卫,也应该算加入卫国国籍的卫人了。子路姓仲名由,现濮阳县的仲氏家族,当为子路后裔。子路少孔子九岁,他好勇力,性情耿直,表里如一,想不通就说,被人说服了就照人家说的办,从不存个人介蒂。他经常和孔子争论,却又对孔子忠贞不二,是孔子忠实的捍卫者。

子贡、子路、子夏等是孔子弟子中的中坚力量,在《论语》记载的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他们三个占有核心主导地位,其数量、质量远远超过其他弟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卫国——现在的濮阳是他除鲁国之外最重要的教育基地。在卫国的十年里,“孔子弟子多仕卫”(见《史记·孔子世家》),但孔子却没有出仕,他的主要活动就是讲学授徒。《论语》中的语录事件共四百多条,其中涉及卫国人、事的占近百条。在孔子之后的战国时期,卫国作为一个没落的小国,却成了人才强国,先后产生了吴起、商鞅、张仪、吕不韦等一批纵横天下的历史巨匠,卫国的教育发达应为基础原因,其中当然有孔子师徒的不朽功勋。(张满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