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风俗)出殡时的“15条规矩”

 五味牡丹 2019-11-17

在我国北方有着繁琐的规矩,尤其是白事丧葬之事,有道是死者为大,让死者风风光光的走是好的。

只不过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一切都简化了,现在的80后90后几乎都不太清楚规则,那下面我们就按照流程来解析一下。

1.老人如不是意外去世,一些年长者是可以看出老人何时咽气,会提前把老人从卧室搬到堂屋(也就是正厅或者客厅),等待咽气。这期间孝子孝女是不可以哭的,老人咽气后儿女才可以放声大哭。

(民俗风俗)出殡时的“15条规矩”

2.老人咽气离世后,要由长子去祖坟前告知祖宗,并哭诉(我父或我母过去陪您了)。

3.一般由叔伯堂兄弟,及时去就近的亲朋好友家里,告知老人已经仙去。并跪下磕头一并告知去世的时间。

4.如有和老人一个辈分的亲朋好友前来,所有孝子孝女集体叩头,答谢长辈的到来。

(民俗风俗)出殡时的“15条规矩”

5.老人去世后要立刻穿上寿衣,方向是头南脚北,并在脚的方向摆放香炉,瓦盆。(上香和烧纸钱)并在嘴里放上一枚(噙口钱)

(民俗风俗)出殡时的“15条规矩”

6.要购买白布做孝衣,孝帽。各个辈分并用不同的绳结,挽节,男女款式不同。晚辈穿衣戴帽,平辈只戴帽,长辈什么都不用。

(民俗风俗)出殡时的“15条规矩”

7.及时请来响班,有条件可以请戏班,可以为死者点歌(潇洒走一回是内定曲目)

(民俗风俗)出殡时的“15条规矩”

8.正式出殡的前一天要为老人送盘缠,一般在村头路口,举行仪式。将纸扎焚烧掉,纸扎一般由女儿购买,品种有汽车.电视,冰箱.摇钱树.童男女.牛驴.元宝等等。以示给去世之人到另一个世界去的路费。

(民俗风俗)出殡时的“15条规矩”

8.在火化之前要举行遗体告别,亲朋好友排队瞻仰死者遗容,家属应谢礼。火化时要响炮,并烧纸钱。

9.买棺木,本来已经实行了火化,有了骨灰盒,可是当地习俗还要把骨灰盒放在木棺里进行土葬。棺材大都是用“三五”型,即帮三寸厚,盖五寸厚,大红油漆,金字棺头,很是威武庄严,这也是有些老人死后的一种期望,认为有了一个好归宿。

(民俗风俗)出殡时的“15条规矩”

10.入殓前还有长子孙摔盆,为什么要摔老盆呢?民间传说,老盆是盛脏水的,亡人生前所用的一切脏水都盛在这个小陶盆里,必须自己把脏水喝完阎王爷才允许转生。为了让其喝得快一些,人们就在小陶盆底下钻一些小孔,边喝边漏蒙骗阎君。小孔的数目一般是男单女双,即男五女六。

现在男女都一样,女儿也是继承人,所以有些有女无儿者,又没有过继人的,就有女儿发丧摔老盆。无儿无女又无过继人的“绝户”,就用棺材将盆子压碎。

另有亲朋行礼环节,一般是三跪九叩大礼。女婿这时候才有孝衣穿,但是没有腰绳,只有随大礼才会由长子孙亲手系上。

11. 入殓前棺底要撒上一层灰,因为灰烬永远不会消失,可做墓记。灰上面铺好白纸,白纸上摆好北斗吉星图,意思是灵魂升天,福在北斗,北斗星口男左女右。

从前入殓的是尸体,还有被褥和枕头等,现在是骨灰盒,都要固定好,以免抬棺材时摇动。根据亡人生前的爱好,可将其喜爱的东西,如各种金银饰品、玩物、烟袋、拐杖等,放在棺材里。贵重物品要保密,防止偷坟揭幕。此时不得隐扣,棺盖要虚掩,以备娘舅家人来观殓。

亡人入殓后,派人将身下的灵箔子扔到村外沟里(赏给扔灵箔子的人一点小费:5至10元)。

还要准备一袋子玉米依在棺材后头,棺材抬起玉米倒地,“棒子”出,意思是后代出“棒子”。

12.新林下葬有下葬的时间、深度、方向等等,是风水先生定的,下葬时要有懂风水的人进行指导。旧林下葬只注意棺材的方向与原墓地风水穴向一致就行了。

棺材稳好后,要恳请娘舅家人观墓,然后在棺材上放上布瓦、弓箭、连棺布(连接两个棺材的一块白布),棺头的墙壁上放上亡人的碗筷等,接着再撒些五谷杂粮等。然后孝男孝女围墓坑转圈,抓土撒在棺材上,意在掩埋。最后全体离开,有打坟的人掩埋成坟。

(民俗风俗)出殡时的“15条规矩”

13.圆坟也叫烧三天纸,出殡之后第三天,重要亲友都来圆坟,上林烧纸把坟茔圆好。现在简化了,三天圆坟改为出殡的当天下午圆坟。

14.所有环节完成以后,要进行撕帽,所有针线缝过的地方都要撕开

15.头七纸,百日纸,周年纸,按时间带上纸钱,贡品就可以。每次要带铁锹给坟上土,保持坟的整洁,圆润度。

(民俗风俗)出殡时的“15条规矩”

如有疏忽,请大家帮忙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