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医案】王付:慢性盆腔炎医案6则(同病异治)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19-11-17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急性者多热,慢性者多寒,但不能忽视湿热夹气血虚者。

【导读】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病变证机是脾胃寒湿,治可选用白术散;又因病变证机有寒湿比较重,故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治之。

周某,女,37岁。有多年慢性盆腔炎病史,屡屡服用中西药,未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近因带下量多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带下色白量多,阴部潮湿,阴痒,少腹拘急,舌质暗淡,苔白略腻,脉沉弱。

辨为寒湿浸淫证,治当温阳散寒除湿。

给予白术散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加味:

白术12g,川芎12g,花椒10g,

牡蛎6g,附子6g,薏苡仁30g,

败酱草15g,山药15g,车前子15g,

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日1剂,1每日3服。

二诊:带下减少,阴痒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阴部潮湿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

四诊:少腹拘急止,以前方6剂。

五诊:带下、潮湿、阴痒止,以前方6剂。

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治疗20余剂。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带下色白量多、潮湿辨为寒湿,再根据少腹拘急辨为寒湿肆虐,因脉沉弱辨为气虚,以此辨为寒湿浸淫证。方以白术散健脾燥湿、温阳止痒;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温阳散寒解毒;加山药益气止带,车前子利湿止带,炙甘草益气和中。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导读】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病变证机是湿热夹气血虚,治可选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又因病变证机有水气蕴结,故与猪苓汤合方治之。

蒋某,女,35岁。有多年慢性盆腔炎病史,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腹痛,带下量多、色黄,因劳累加重,面色不荣,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弱。

辨为湿热下注夹虚证,治当清热燥湿,兼益气血。

给予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与猪苓汤合方加味:

白头翁30g,黄柏10g,黄连10g,

秦皮10g,阿胶珠(烊化)10g,猪苓10g,

泽泻10g,滑石10g,白术15g,

山药15g,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

二诊:腹痛减轻,带下量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苔腻消退,以前方6剂。

四诊:腹痛止,带下较前明显减少,以前方6剂。

五诊:诸症基本解除,为了巩固疗效,又以前方治疗12剂。

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带下色黄、苔黄腻辨为湿热,再根据劳累加重、脉沉弱辨为气血虚,因口渴、舌质红辨为热伤阴血,以此辨为湿热下注夹虚证。方以白头洒阿胶汤清热燥湿,兼益气血;以猪苓汤利湿清热、育阴补血;加白术健脾燥湿,山药益气止带。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导读】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病变证机是阴寒凝结,治以大黄附子汤;又因病变证机有湿,故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治之。

夏某,女,50岁。有20年慢性盆腔炎病史,近因症状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小腹拘急疼痛,手足不温,带下量多色白,时夹黄色,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略弱。

辨为寒结湿蕴夹虚证,治当温阳散寒、除湿止带。

给予大黄附子汤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加味:

大黄10g,附子15g,细辛6g,

薏苡仁30g,败酱草15g,山药24g,

车前子15g,炙甘草10g。

6剂,水煎服,每日l剂,每日3服。

二诊:大便通畅,带下减少,以前方6剂。

三诊:手足转温,以前方6剂。

四诊:小腹拘急疼痛解除,以前方6剂。

五诊:诸症基本解除,又以前方30余剂。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小腹拘急疼痛、手足不温辨为寒,再根据带下色白量多辨为寒湿,因大便干结辨为寒结,因苔薄白、脉沉略弱辨为寒夹虚,以此辨为寒结湿蕴夹虚证。方以大黄附子汤温阳散寒;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温阳除湿;加山药益气止带,车前子利湿止带,炙甘草益气缓急。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导读】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病变证机是寒湿,治以附子汤;又因病变证机有瘀血,故与失笑散合方;更因病变证机有湿热,故与三妙丸合方治之。

谢某,女,36岁。有7年慢性盆腔炎病史,经常服用中西药,可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小腹及腰骶疼痛如针刺,畏寒怕冷,月经周期紊乱,带下量多色白,心胸烦热,口渴喜饮热水,舌质红夹瘀紫,苔薄黄,脉沉涩。

辨为寒湿瘀血夹热证,治当散寒除湿、活血化瘀,兼清郁热。

给予附子汤、失笑散与三妙丸合方加味:

附子10g,茯苓10g,人参6g,

白术12g,白芍10g,五灵脂12g,

蒲黄12g,黄柏12g,苍术18g,

川牛膝6g,吴茱萸6g,赤芍15g。

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

二诊:疼痛略有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口渴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

四诊:带下明显减少,以前方6剂。

五诊:畏寒止,以前方6剂。

六诊:诸症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

之后,为了巩同治疗效果,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服,治疗2个月。随访1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畏寒怕冷、带下量多色白辨为寒湿,再根据疼痛如针刺、脉沉涩辨为瘀血,因舌质红、苔薄黄辨为夹热,以此辨为寒湿瘀血夹热证。方以附子汤温阳散寒除湿;失笑散活血化瘀止痛;三妙丸清热燥湿、强健筋骨;加吴茱萸温阳散寒燥湿,赤芍凉血散瘀,兼清郁热。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导读】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病变证机是气虚寒湿,治以甘姜苓术汤温阳散寒除湿;又因寒湿病变证机比较重,故又与附子汤合方治之。

董某,女,37岁。有多年慢性盆腔炎病史,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带下量多色白,腰沉重,小腹下坠,手足不温,大便溏泄,阴部潮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

辨为气虚寒湿证,治当益气温阳、散寒除湿。

给予甘姜苓术汤与附子汤合方加味:

白术12g,干姜12 g,茯苓12g,

附子10g,红参6g,白芍10g,

山药24g,苍术24g,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

二诊:阴部潮湿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

三诊:带下减少,大便恢复正常。

四诊:腰部沉重基本消除,以前方6剂。

五诊:诸症悉除,又以前方12剂巩固疗效。

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带下色白、阴部潮湿辨为寒湿,再根据腰沉重、小腹下坠辨为气虚不固,因手足不温、舌质淡辨为阳虚,以此辨为气虚寒湿证。方以甘姜苓术汤益气温阳、散寒除湿;以附子汤温阳散寒除湿;加山药益气固涩止带,苍术醒脾燥湿。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导读】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病变证机是湿热,治以牡蛎泽泻散;又因病变证机有夹气虚,故与易黄汤合方治之。

叶某,女,39岁。有10余年慢性盆腔炎病史,近因带下量多色黄前来诊治。

刻诊:少腹拘急,带下量多色黄夹异昧,阴部潮湿,时而瘙痒,前阴下坠,舌质红,苔黄略腻,脉沉。

辨为湿热下注证,治当清热利湿。

给予牡蛎泽泻散与易黄汤合方加味:

牡蛎12g,泽泻12g,常山12g,

葶苈子12g,商陆根12g,海藻12g,

天花粉12g,山药15g,芡实15g,

黄柏30g,车前子10g,白果12g,

生甘草10g。

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

二诊:阴部潮湿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瘙痒减轻,以前方6剂。

四诊:带下减少,以前方6剂。

五诊:少腹拘急解除,以前方6剂。

六诊:诸症基本解除,以前方治疗12剂。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带下量多色黄辨为湿热,再根据前阴下坠辨为湿,因瘙痒辨为湿浸经脉,以此辨为湿热下注证。方以牡蛎泽泻散清热利湿;以易黄汤清热燥湿、益气固涩;加生甘草清热益气解毒。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