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悌教育

 柏涂hyzvi9113s 2019-11-18

孝悌教育

孝悌(xiào tì)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1]

中文名

孝悌教育

拼音

xiào tì

要求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目的

发扬光大传统文化

释义

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孝悌所要求的子弟敬重父兄,晚辈善事长辈,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自古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道德规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在这种传统下,中华民族许多家庭里形成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正常习俗和美好道德风尚。

教育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美德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而其中的众多内容来自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具体表现为“孝、悌、忠、信”等,其中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

历史本义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和人性博爱。

孔子认为“孝”是人的基础,不孝的人不能博爱。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孝可概括为以下六点:第一,赡养父母。《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第二,敬重双亲。《论语·为政》说:“……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呼?”第三,以爱心愉悦老人。《礼记·内则》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第四,规劝父母错误言行。《礼记·坊记》说:“从命不忿,微谏不倦”。第五,不做有损父母声誉道义的事。《论语·为政》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第六,不做无谓的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孟子·离娄下》说:“不顾父母之养…好勇斗狠……不孝也”等。“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孝与悌相联系,是为适应古代家庭宗法制度提出来的。

社会意义

但是儒家社会思想本身并不只是以家族血缘为中心亲疏关系的社会网络而缺乏普通人之间的仁爱和社会信任关系的认识。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 学而第一》)。孔子这句话中表达了儒家传统对人的道德从家庭伦理到社会伦理的一个发生过程。“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学而第一》)。就道德社会关系中基本道德情感的培养需要从“孝悌”提升出来而言,它是道德根“本”。 “孝悌”本意虽然是一个家庭观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基本单位。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

时代意义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亲情逐渐冷漠淡薄,对长辈的敬顺、对平辈的谦恕也渐渐地消逝褪色,所谓“E时代”的青年人对孝顺恭让的概念也渐渐地模糊了。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信号。从字源角度讲,孝字上面是老的上半部,下边就是子,象征年轻人搀扶老人,悌的左半边是心,右半边是弟,象征着心中关怀着同辈人。《论语》中孝的含义,是通过对长辈的扶持和尊重来消解人与生俱来的自我中心化倾向。只有这样理解,孝与悌才能并称:孝是面对长辈时的感同身受,而悌是对同辈人的忠恕之道。而无论是忠(己欲立而立人)还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作用于消解自我中心的狭隘视野。一个人,假如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尚且不去关爱,他又如何能去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爱国家,爱人民呢?孝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而成了社会的需要。面对着层出不穷的社会丑恶现象,不禁让人感伤人心不古,世道沉沦。由此可见道德观念的树立是多么重要。于是孝成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中国传统文化观看来要干事,先做人,只有把个人的品德修养好了才能担当“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在人的血缘关系中,除了父子关系之外,最亲近的就是兄弟关系了。在封建大家庭中兄弟之间的关系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安定。(曹植《七步诗》流传千古,而不悌的曹丕被指责千年。)可见“悌”的重要性。现在虽然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即使有兄弟姐妹,长大后也要自立生活。然而当一个人遇到困难需要求助于别人时,首先想到的还是兄弟。在现代社会中“悌”的思想更应该推广为同事,朋友之间的尊重友爱。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敬而不矢,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具有“敬而不矢”,“恭而有礼”的品格,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因此更需要团队精神,更需要“悌”的思想的扩大和延伸。

意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就是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学习知识。”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德育为本,育人为先”的思想是如此地契合。从德育角度而言,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爱”。 而孝是“爱”的延伸,是“爱”的反映。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试问没有孝心哪来爱心。正因为接受父母养育之恩以及天地万物的滋养,人类才能生存在世间,若不懂得知恩报恩,岂非枉此人生?!为儿女尽孝要早,不论巨细,都能对父母知恩,感恩,报恩。同时“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和人性博爱。这种“博爱”没有原则性。故孟子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孝推而广之,由对家庭的尽伦尽孝上升为对社会尽职尽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助孤残,救助贫弱,“爱”的教育由此不是水到渠成吗?!所以象孝悌这样的传统文化,对于如今自我意识特强的新一代学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曾谈到:你看看孔子吧,他为什么不先教人学文而先要人孝悌谨信泛爱呢?为什么不先教人性道一贯而要人先学“三物”呢?像萝卜之类的蔬菜,即使是上智的人和老农,起初也不知这是可吃的东西;即使能从其形状、颜色推断它是可以吃的,也不知道萝卜的味道,必须亲口试一下才知道。所以说,必须“手格其物而后知至”。德育中的“孝悌”犹如智育中的“格物”,都是基础,都是前者的出发点。

教育方法

学科结合

所谓“孝悌”,指善事父母,孝的本质是子女对父母的敬顺。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在一次低年级的语文单元测试中,有道题要求用“祝愿、送给一些、我、美好、同学们”这些词排成一句通顺的话。批阅试卷时,教师作了一下统计,结果令人吃惊,全班占了90%的同学排成:同学们送给我一些美好的祝愿,只有5%的学生排成:我送给同学一些美好的祝愿。从以上两种答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如今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或独生女,他们从小受着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已习惯于“只知受爱,不知爱人”,他们“自我为中心”意识极强,“唯我独尊”。

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进行过“利他”“谦让”这方面的专门教育,并且作过测试和调查,结果是满意的,但并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而是为迎合老师的心理,而在语文试卷上这道题不经意地流露出真情,它所反映的问题也是真实的。看来,

对学生道德教育不能光停留在道德认识上,要真正达到知行统一,还要把思品教育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起来,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讲究文道结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发展健康的个性。因此,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高尚人格的教育,更是我们每个学科教师义主容辞的责任,学生心中有他人,才会懂得谦让。

日常结合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他们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间,具有感情的个性,是发展的人,潜能大,可塑性大,特别是良好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造就、形成,更是正当其时,我们作为老师要讲究教育的艺术,应当因势利导。

教材结合

教材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最直接的材料,但有了好的教材,还须教学得法。今天,我们越来越重视学习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思想品德教学中尤为重要。如果空洞说教,成效不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是光靠教师说:“应该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就能形成的。因此,教师的施教过程应注意学生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应强化学生把感知到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的准则。

前不久,曾听过一节令我难忘的优秀课例,教材是思想品德第三册《互相谦让》,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礼貌待人,互相谦让的美德。以往我也见过不少这节课的教学,但均是空洞的说教,效果不大好。然而,我所听的这节课,却不一样。开始,教师并不出示学习目的,也不解释什么是“互相谦让”。他先让学生接触范例:小山羊与小牛在独木桥上相遇,互相谦让和互不相让。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先加以感知,让学习主体的情感受到撞击,掀起情感波澜。接着让学生带着激情去议论,去辩明道理。学生正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求知状态下,而这也正是教师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意志和坚定信念的最佳时机。这节课教师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体验,让正确的社会规范和生活准则在学习主体身上发生作用和影响,从而实现品德培养的内化过程,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导行”在这种前提下也水到渠成。

目前,教材应增补孝悌谦让的内容,现时的教材多为“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国情教育,而作为道德规范伦理基础的孝悌谦让教育所占的成份不足。故此,本人认为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编写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教材,逐步推进伦理孝悌教育。学生通过对此进行自我修正,步步提高,培养信念,造就人格,并于群体中盛开大氛围、大气候、民族的精神——孝悌谦让精神就能代代相传。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