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后入佛门:听说我皈依,我妈都哭了。

 红袖拭剑 2019-11-18

2015年4月,广东韶关的东华禅寺,发出一则“我佛要你”的招聘广告,上面写着——“半月可在林中静寺松神经,半月可在都市work。知你是个人才,望与你究‘禅’不休,你还在等什么?”

果然,这则很互联网的广告吸引了全球4000多份简历的投递,也让“我佛”有了一层亲近可人的形象。那一次,“佛”要的不是和尚,而是新媒体运营人。

但几个月之前,我听朋友说,泉州有一些90后年轻人皈依了佛门,有些带着法名已经生活了四五年,有些还是大学的在校生。

9月的一天,又有一个大三的美术系女生,决定在泉州慕西寺皈依,取法名:法喻。我眼见了整个过程,并跟其中皈依的三个90后年轻人都聊了聊。佛门,怎么入?

学宇(法名),1997年生

在校大学生,音乐专业,皈依2年

法喻(法名),1996年生

在校大学生,美术专业,当日皈依

观智(法名),1990年生

佛具店经营者,皈依四五年

“听说我皈依,我妈哭了

学宇:我皈依两三年了,刚听说的时候,我妈都哭了,她以为我出家当和尚了。

记者:所以皈依是什么?

学宇:说得通俗一点,就像上小学要先注册,皈依就是一个注册的动作,师父给你取个法名,表示你成为佛弟子了。皈依后还有受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以前一般都是五戒一起受的,现在为了迎合社会环境,很多都是分开受的。像我,目前就受了三戒。受满五戒,如果机缘够的话,才能出家。

记者:什么人可以皈依?

观智:要看机缘。曾经有位师兄很想皈依,找了好几个师父都没有空给他举行仪式,去了第四次才成功。

记者:你们身边皈依的年轻人多吗?

学宇:不多,大部分都是老人家,但也有一些年轻人,现在最小的师兄在读高二。

记者:你认为,年轻人皈依是因为叛逆吗?下意识地想做一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

法喻:也不是吧。初中的时候爷爷奶奶过世,我特别伤心,在寺庙里一直哭。那时候就有一个人过来安慰我,推荐我念地藏王菩萨经。真的很长,全部念下来要3个小时,读完心里舒服了很多。后来我就开始看佛经,心里乱的时候也喜欢去寺庙里坐一坐。前年听说学宇皈依后,我想了很久,今年才决定也要皈依。

学宇:我是因为喜欢看佛像,所以经常去寺庙。寺庙里的人看你经常去就会主动找你搭话,邀你一起来念经。当时觉得师兄穿的海青很好看,知道皈依后才能穿,所以就皈依了。

生活处处是修行

记者:佛像、海青,是物欲吧?佛门不会介意你不是为了修行而来?

学宇:佛教说,先以利诱之,后令入佛智。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你可以去找到你适合去学习的法门,有些人喜欢钱,那就去修雨宝陀罗尼法门。这就是一种利益的诱惑,然后再给你一些熏洗。每个人的机缘不一样,出发点不同,到达的结果是相同的。

法喻:如果我信佛是为了求财,就真的能求得来财吗?我学佛不是为了求什么,也不是为了跟别人不一样,我是想修自己的心,让我的心不去纠结一些小问题。

学宇:现在有一些所谓的邪师、魔弟子,导致很多人对佛教有误解。其实,佛教只是要告诉我们一些人生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圆满地做人,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才能更好地修行,使别人欢喜,使自己欢喜。

记者:皈依后跟普通人会有什么不一样吗?需要上课之类的吗?

学宇:并没有,只是皈依后,你自然而然就会提醒自己,尽量少去造恶业。还有就是皈依的时候你会拜一个师父,当你有疑惑的时候,可以来找师父聊聊。寺庙有早晚课,但都是自愿去的。像我不上晚课的话,每天睡前也会诵经,现在很方便,手机上就可以看经文。不是什么特殊的仪式,我们诵经这是为了了解经书里的教导,铭记自己该怎么做。

记者:就是我们常说的处处是修行?

学宇:对,生活处处是修行,我给你一杯水是修行,扫地是修行,把家庭照顾好也是修行。很多人误解了修行的意思,只要你能好好地做人,去慈悲地布施,其实都是修行。但佛教都是依经典学习,师父看过的经典比你多,可以给你开示,也有修行比你久、年龄比你长的师兄们,也可以给你一些比较好的建议。

观智:所以说,直心是道场,你的心就是你最大的道场。可能丛林里大众的力量会更大一点,比如你今天不想起床,但是大家都起来了,你不好意思你也要起来啊。这种力量会推动你督促自己,所以我们说君子慎独。

“不执着于相,那能化妆吗?

皈依的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多分钟,师父念,法喻拜,最后在皈依证上签字,即表示皈依完成。

皈依的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多分钟,师父念,法喻拜,最后在皈依证上签字,即表示皈依完成。

记者:佛教讲究四大皆空,但你好像有在健身减肥吧?

学宇:健身减肥,虽然是执着于外相,但也要看你的发心立意啦。佛教说,你要养足自己的色身,才能更好地修行。而且人们也比较喜欢跟美好的人接触,如果有个比较好的色身,跟人交往交流,也能更好地宣扬教义。

记者:不执着于相,那能化妆吗?

观智:按理说是不可以啦,但还是那句,看发心立意。如果你每天都化妆,偶尔不化的话,会觉得烦恼,那就是一种执着。如果你觉得化不化都无所谓,那就没问题。

记者:你(学宇)今天评价她擦了口红很美,这应该算妄语吧?

观智:对,评论别人的外表确实算妄语,我们的举止动念都在造业,所以时刻都要注意。

学宇:哎呀,虽然我讲了这句话,但我只是为了活跃气氛啦,并没有往心里去的,不算啦!这东西还是要看发心,就像我们踩死了蚂蚁,也要看你是无心杀死它的,还是因为痛恨蚂蚁而把它踩死,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

记者:身边的人会因为皈依对你们有不一样的要求吗?

法喻:我比较害羞,不敢让朋友知道,怕他们不理解,念经都会躲起来。

观智:我们一般说,不要知道他是佛教徒而去看他的言行,而要看他的言行知道他是佛教徒。佛教不会刻意去传教,只是会表现出我最好的一面让你感受到。

后话

关于“我佛”和人生修行,这些90后年轻人,比许多阅历长的人,说的话还要圆满。学宇是音乐系学生,是此前我们招来的实习生,也认识了一段时间,是一个特别活跃的年轻人。

他经常可以在70、80后哥哥姐姐面前,长衫舞袖,开嗓高歌,挥着折扇,掩口窃笑。刚开始觉得这后生,有点不着调,后来却常常被他逗乐。再尴尬的场面,都可以被他的“厚脸黑肤”化解。

皈依,不是出家。出家,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道更高的门槛。人生若真的需要信仰,希望这段“佛门修行”能对他们的未来有所助益。

END

记者 / 大雅 图片 / 黄谨 编辑 / 麦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