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人常出现哪些并发症?身体出现4个信号,提示血糖已失控

 健康生活维他命 2019-11-18

糖尿病一向被称为“富贵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富贵病已经十分普遍。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疾病,其本身不一定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但其并发症高达100多种,严重时会造成致命伤害。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

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

尤其是长期血糖增高或是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很可能提前出现更多的并发症。

那么,糖尿病人常出现哪些并发症?

1、脑中风:

糖尿病会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脑中风,特别要注意的是中风一旦发作,复发率高达70%以上,这对广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讲无疑雪上加霜。

2、心梗: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者比非糖尿病者高4倍,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时发生心肌梗死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

糖尿病患者还可有特异性的微血管病变,可出现在糖尿病发生前8-20年,这种特异性的微血管病变可促使冠心病及心梗的发生。

3、失明:

糖尿病血管病变会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和老年性黄斑病变等,是直接危害视觉的眼部疾病。

4、肾病:

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65%,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约为35%-38%。在肾衰透析的患者中因糖尿病引起的占70%-80%。

5、糖尿病足:

大约85%的糖尿病患者截肢之前都有足部溃疡,50%-70%的糖尿病患者截肢时都有坏疽,合并感染者占20%-50%。

一旦截肢发生,患者存活很难超过5-7年,只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才能避免截肢等严重后果。

身体出现4个信号,提示血糖已失控

1、口腔信号:

糖尿病患者出现牙周感染、牙龈萎缩或肿痛、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甚至脱落等,这些都与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及神经病变、免疫力下降、钙质流失、继发感染有关。

因此,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早处理,提防并发症。

2、眼睛信号:

当糖尿病人视力下降或是眼前出现黑影时,不可想当然地认为是“年老眼花”,这很可能是长期高血糖引起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所致。

此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排除糖尿病眼病。

3、肢端信号:

糖尿病可导致对称性肢端感觉异常,典型者表现为肢体远端蚁行感、麻木感、针刺感、疼痛感、灼热感等,症状由轻到重,逐渐进展。

到了晚期阶段,病人可出现痛觉、触觉及温度觉完全丧失。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往往提示有周围神经病变。

4、皮肤信号: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全身皮肤瘙痒、毛囊炎、疖痈、皮肤真菌感染、糖尿病性水疱病等皮肤病变,而且往往久治不愈、非常顽固。

当糖尿病人出现上述情况时,要想到这可能糖尿病皮肤病变。

三种方法辅助降糖,糖尿病人要知道

方法一:食物降糖

1、紫菜

紫菜含有丰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其中的紫菜多糖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可于饭前食用紫菜,以降低血糖。一般可用紫菜做汤、羹。

推荐菜谱:紫菜肉末羹

2、黑木耳

黑木耳含木耳多糖、维生素、蛋白质、胡萝卜素和钾、钠、钙、铁等矿物质,其中木耳多糖有降糖效果,动物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炖汤,也可作配料。

推荐菜谱:凉拌木耳

方法二:茶饮降糖

1、白谷丁桑叶茶

白谷丁,学名蒲公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降低正常及致病动物餐后血糖的作用。

桑叶的降血糖作用是通过桑叶生物碱fagomine及桑叶多糖促进β细胞分必胰岛素,而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以及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血糖的效果。

两者搭配饮用,降糖效果更佳,也更有利于促进代谢恢复正常,更好地稳定血糖。

2、金麦须茶

金麦须俗称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入肝、肾、小肠三经,功能利尿消肿,平肝利胆,通乳泄热。

金麦须确实是一款很好的降糖中药。金麦须中的提取物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且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肾病有改善作用。部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金麦须中的皂甙类物质发挥了降糖作用。

常用金麦须泡水代茶饮,可辅助降低血糖,同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效果好。

方法三:穴位控糖

1、降血糖—然谷穴

然谷穴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解剖学称之为舟骨粗隆,舟骨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每天晚上洗完脚可以用拇指用力点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效果。

2、缓解烦渴—鱼际穴

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应注重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

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具有清肺热,利咽喉的功效。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