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在皮肤科就诊的患者中,皮肤瘙痒症的患者越来越多。瘙痒呈全身性且以躯干部分最痒,当瘙痒剧烈时,身体难以忍受,必须强力搔抓,有的甚至借助器械搔抓,直到皮破血流,感觉疼痛为止。为何会有这么多皮肤瘙痒的患者呢? 进入冬季,空气变得干燥,而天气寒冷又使人体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收缩,处于不活跃状态,分泌的汗腺和皮脂腺大大减少,也使皮肤干燥脱屑,使皮内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发痒。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分泌机能也随之减退,所以很多中老年人一到冬季就容易发病,同时,烫洗皮肤时由于高温,皮肤末梢神经被麻醉,感觉迟钝,瘙痒暂时减轻,但是皮肤表皮被热水损伤,失去屏障功能,局部炎症刺激感觉神经末梢,瘙痒反而会加重。 皮肤瘙痒如何快速缓解呢? 1、症状轻者建议以皮肤护理为主。建议每次洗澡时间5-10分钟,水温不宜过热、过烫,避免使用碱性、祛脂作用强的沐浴用品。特别要强调的是洗浴完擦干皮肤,要尽快涂抹润肤霜,以减少皮肤水分丢失,促进皮肤表面形成人工的油脂膜,减轻皮肤干燥,从而缓解瘙痒。 2、如果瘙痒不能改善,可以应用药物,首先是选择止痒外用药,如含薄荷、樟脑的药水或药膏,及炉甘石洗剂等,这些物质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传递冷感觉而掩盖痒感。表面麻醉剂(如利多卡因)也有抗瘙痒作用。含低浓度的弱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外用也可以止痒。 3、如果瘙痒严重,外用药效果甚微者,需要口服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严重影响睡眠时可以睡前口服扑尔敏或赛庚啶,也可以选择安全的中药。瘙痒剧烈不能缓解者,需到医院进行检查,由医生开具其它强效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 皮肤瘙痒如何预防 1、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瘙痒症主要发生在皮肤干燥和受冷的情况下,所以我们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一般可以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或放上一盆水,这样能起到加湿的作用。 2、正确洗澡 要减少洗澡的次数和时间,最好一周一次,避免脂肪因过热而流失,并且水温最好控制在32°C左右,不宜用力搓擦,不宜过多使用香皂,因为这些举动都会导致皮肤上的皮脂、角质等保护层丢失。 3、洗澡后涂抹护肤液 洗澡后立即往全身涂抹上护肤液以滋润皮肤,这样就能改善皮肤干燥的状况,有效减少发痒的现象。 4、注意防寒保暖 根据气温、季节变化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物理性损伤刺激皮肤。避免过度地使用电热毯和暖气。内衣应选择棉织物,宽松舒适、透气好,既对皮肤刺激小,又不过紧,以利于血液循环。 5、适当锻炼,促进新陈代谢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提高皮肤对营养的吸收,还可促进汗液的分泌,减轻皮肤干燥,缓解症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