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用麻黄的中医,一定是好中医”,一位基层老中医的感慨!

 鼓之韵yz73n5b7 2019-11-18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麻黄,这是现代中医学习者最先接触的中药,《中药学》里面第一味药材就是麻黄,而《方剂学》里面第一张方子就是麻黄汤。麻黄是一味很古老的药材,早在东汉时代,医圣张仲景的书里面就记载许多张运用麻黄的方子。现代,人们又从麻黄里面提取出麻黄碱,用于治疗哮喘等疾病。

患者大概受《红楼梦》的影响,许多人视麻黄为虎狼之药,不敢运用。其实麻黄的使用,我认为关键是把握患者的体质状态。假设两个人患有同一种疾病,都是麻黄的适应证,一人属于麻黄体质那么效果会很好,但另一人若不耐受麻黄,可能副作用比疗效还更加明显。所以治病,不仅要盯着疾病,更要盯着人,因为疾病长在人身上,不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关于麻黄体质,可以参考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的书籍,兹不赘述。掌握这些,不畏惧麻黄,用好麻黄,能让许多疾病疗效上一个台阶。

比如咳喘类疾病,一个最常见的咳嗽,如果是寒邪犯肺,通常采用散寒宣肺的治法,常用得药物有很多,比如紫苏叶、白芷、荆芥、防风、羌活、杏仁等。也许病机比较单纯,病位比较轻浅的用上这些药物也有效,但若真是寒邪犯肺比较严重,个人体会麻黄的疗效要远远优于这些药物。药不怕猛,用对了证,越猛越好,可以对疾病猛虎掏心。

麻黄味辛苦,性温,主要入太阳膀胱以及太阴肺经,这个药的使用,有时也并不是剂量越大疗效就越好。比如闭经,月经延期,我也常用麻黄,一般就用3克,最大量也就是6克,效果也不错。有些小儿遗尿,具有膀胱经气不通的征象,用上小剂量的麻黄,也有不错的效果。

对于肺气郁闭的疾病,气机不畅,无论是寒邪郁闭还是热邪郁闭,甚至湿邪郁闭,麻黄都有使用的机会,寒邪量大一些,热邪就小一些,比如麻杏石甘汤,麻黄剂量小于生石膏。而大青龙,麻黄量相对就大,寒邪郁闭为主,郁热次之。后世医家往往用它药代替麻黄,尤其是南方医家,可能与当地患者体质有关,江南水乡,腠理疏松,不耐辛温之散。而西北燥寒,腠理致密,有时非麻黄不可,薄荷、荷叶、淡豆豉等很难替代。麻黄小剂量则辛味明显,具有很好的辛散温通的作用,若大剂量使用,则苦味明显,可以治疗一些水湿疾病,比如痰饮、水肿等,发挥苦泄的功效。、

此外,普通剂量麻黄,6至10克,可以走肌肉皮毛,所以可以治疗一些关节肌肉疼痛和皮肤病。许多治疗皮肤疾病的方子里面都含有麻黄,比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升麻汤等。曾经接诊一位湿疹患者,用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把麻黄去了,换成荆芥、防风,但几个回合下来,脉象舌像变化不大,于是果断加上10克生麻黄,舌脉出现变化,症状随之明显好转。

麻黄的药源植物种类很多,产地也很多,功效肯定有差别,并且存放时间的长短也与疗效密切相关。以前有一个故事,说一位患者去看中医,开了方子去一家药店抓药,吃了几副没反应,于是复诊时中医把麻黄剂量加大,结果吃了还是没反应。后来又去找中医复诊,麻黄又加量,仍是没反应。最后这一次,病人拿着方子换了一家药店抓药,结果吃下后大汗不止,最后虚脱而死。

所以,个人观点虽从不反对患者外出购药,但提倡在哪看病就在哪抓药。因为中药是天然药物,不同于成分明确单一的西药,中药的功效受产地、炮制、储存时间等许多因素影响。而中医处方,都有个人用药习惯,有些药材用的多,有些可能用的少,并且往往是根据坐诊药房的药材特点处方选药,酌定剂量。

比如有些药材,坐诊中医用量较大,喜欢用,尤其一些冷门药材,药房更新的也快。但如果外出购药,可能没有,即便有也可能很长时间卖不出去一两,也已经存放很长时间,早已气味皆无,肯定影响疗效。也有些药材,可能不是一个厂家,一个产地,甚至不是同一种药源植物,这个很普遍。所以,中医不仅要会治病,也要懂药。


本文来源:小金方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