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掌握妊娠期剧吐的处理要点!

 yd0816 2019-11-18

妊娠剧吐(HG)是指妊娠早期孕妇出现严重持续的恶心、呕吐,并引起脱水,酮症甚至酸中毒,需要住院治疗者。

妊娠剧吐发病率约 0.3-3%,但不及时或不彻底的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是危害到母亲生命安全。

妊娠剧吐患者的处理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症状对健康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治疗对母体及胎儿的安全性。一般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住院后的营养治疗等。

非药物治疗

妊娠剧吐往往是由妊娠期恶心呕吐发展而来,对轻、中度恶心呕吐的控制是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一旦病情加剧,控制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① 预防:怀孕前 1 月开始补充维生素可有效减少妊娠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② 改变生活习惯:休息及避免能加重症状的气味等刺激,这些往往可以通过妊娠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中自我判别;避免早晨空腹,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胃饱胀;以清淡、高蛋白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和油腻食物;

③ 辅助治疗:研究表明生姜可减轻恶心症状,但不能缓解呕吐;妊娠期服用生姜类制剂(茶类、食物、饮品、糖类等)能很好缓解恶心症状。避免服用铁剂,铁可刺激胃,诱发恶心呕吐。

药物治疗

经过诊断和评估后,轻、中度的妊娠期恶心呕吐可以在院外通过药物治疗辅助非药物治疗得以缓解;当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是发展至妊娠剧吐时,需要入院治疗,以多线药物治疗为主。

应用维生素 B6 或维生素 B6 联合多西拉敏或直接应用维生素 B6/多西拉敏复合制剂被 FDA 认证并推荐为一线用药,若其未能有效缓解妊娠恶性呕吐症状时,考虑加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或茶苯海明。

病情未能控制但未出现脱水现象时,可酌情联用甲氧氯普胺、昂司丹琼、异丙嗪等。

病情未能控制且已经出现脱水现象时,止吐可在之前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苯海拉明、甲氧氯普胺、昂司丹琼、异丙嗪的任何一种,但进行止吐治疗的同时要积极补液。

每日静脉补液量 3000ml,补充维生素 B1、B6、C,连续补液至少 3 日,维持每日尿量 ≥1000ml。

注:①输注葡萄糖之前补充维生素B1,防止韦尼克脑病;
②葡糖糖50g、胰岛素10U、10%氯化钾1.0g配成极化液补充能量;
③补钾量:3-4g/d(严重者6-8g/d),1g钾/500ml尿液安全;
④监测电解质;

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妊娠剧吐的症状,但考虑到孕早期使用可能导致胎儿唇腭裂畸形的发生,应用前提必须是在前述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情况。

ACOG 建议应避免在孕 10 周前作为一线药物使用,但若真的已经发展到此地步,3 天内未改善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停用,有效者在 2 周内逐渐减量,使用期限控制在 6 周内。

妊娠剧吐的治疗更多依赖于药物的控制,病情的延误也往往是因为考虑到用药的安全性。其中昂司丹琼、糖皮质激素有研究表明与胎儿畸形风险有关,其余妊娠期用药均较为安全。

但吩噻嗪类药物、甲氧氯普胺可能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应慎重考虑后使用。

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点击可查看大图

预防或在早期进行妊娠剧吐的干预往往能有效控制病情剧吐病情,但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随之而来的便是身体严重的并发症。已经尝试所有的治疗措施未缓解病情或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 ,应立刻终止妊娠。

①体温持续高于 38℃;

②卧床心率>120 次/分;

③持续性黄疸或蛋白尿;

④出现多发性神经炎体征;

⑤颅内或眼底出血经治疗不好转者;

⑥韦尼克脑病(失明、抽搐、昏迷);


妊娠剧吐虽然致死的病例非常罕见,但是由其引起的孕妇并发症却是她们不可承受疾病之重。

轻者引起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重者引起韦尼克脑病、脾破裂、食管破裂、气胸以及肾小管坏死等,直接威胁到孕妇的生命安全。此外,妊娠剧吐的妇女患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因此要正确掌握处理要点,为母儿安全保驾护航。


RECOMM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