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讯!2550万!嘉德启功旧藏金石碑帖专场圆满收官

 alayavijnana 2019-11-18

启功旧藏金石碑帖、法书影本672种

581册841张并2卷 附出版物37册

©嘉德

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秋拍启功旧藏专场上,启功先生生前所藏的金石碑帖、法书影本672种,一个标的,起拍价1600万,经过几轮紧张的竞价。

图自古艺山房主人

特此致谢

最终以2550万的价格落锤。


有意思的是,虽然收藏这么多拓本,启先生却是一个十足的帖学主义者,主张从墨迹中汲取营养。这一点倒是和米元章董其昌等大家的主张一致。而之所以购买这么多碑帖,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它们价格不高。他收藏不做投资之用,而主要是为了做学问,做研究,临习。因此多是普通本,善本并不太多(以《明拓张猛龙》、《火前本真赏斋帖》为个中翘楚)。


也正是因为这个朴素的动机,他的这些收藏转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在碑帖之学上,启功先生的一大贡献就是开拓了新的研究方法,他一改以往名家学者,如叶昌炽、翁方纲等研究历代碑帖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知书法,而略其辞章之习。通过对内容的考证修订一些文献和碑帖真伪的认知。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启功对《孝女曹娥碑》的真伪考证。

《孝女曹娥碑》历来被认为是书圣王羲之的作品,被奉为皋臬。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有临习过这篇经典小楷,但绝少有人琢磨过它的具体内容。关于《曹娥碑》内容的漏洞,启先生写到:


余尝考之,其文与《水经注》中所引,殊不相合。《水经》多载名胜古碑,其言自非无据者。且帖中行文隶事,多是节妇殉夫之典,与孝女殉父渺不相关。至于遣词,尤多纰漏累赘之处,谓为“绝妙好辞”,转同讥讽。拙作有《绝妙好辞辨》一篇,曾详论之,兹不复赘。

嘉德此次这批672种中有启功先生题签、批校、题跋本共212种,相信其中有不少他文献考证的真知灼见。

关于启先生的书法,历来是众说纷纭。赞扬者有之,贬损者更是大有人在,比如说他是新馆阁体。说不好的人多半是没见过启功先生的真迹精品。这次嘉德专场上的题跋墨迹,可以说是大众重新认识启功先生书法水平的重要参考。这些墨迹多是先生一挥而就,所谓“心手双畅”,体现了启功先生书法的最佳水平。唐人孙过庭有一个著名的“五合五乖”书法创作理论,其中“神怡务闲”“偶然欲书”两个,启先生五占其二。

下面我们放大这些堪称标准件的真迹墨迹,各位看完后再做评价。

启功 题跋 

武进孙氏元晏斋十三行九字未损本 

民国间珂罗版影印本

启功隶书题签

汉礼器碑

民国间艺苑真赏社影印本
为启先生少见的隶书手迹

启功题跋

明拓张迁碑

民国间珂罗版影印本

启功题跋

明拓急就章

1985年上海书画出版社胶印本

启功题跋

宋拓索靖月仪帖

民国间有正书局石印本

启功题签题跋

水前拓本瘗鹤铭两种合册

民国间有正书局石印本

启功题跋

魏皇甫度石崛碑

清宣统元年神州国光社珂罗版影印本

启功批校、过录

龙藏寺碑

1964年文物出版社珂罗版影印本

启功题跋

安刻深慰帖

民国间日本博文堂珂罗版影印本

启功题跋

黄文杰墨迹

民国间珂罗版影印本

启功题签

赵松雪胆巴碑

民国间石印本

启功题跋

董香光手札

1923年有正书局石印本

启功题跋

国朝名人手迹第三集

民国间有正书局石印本

启功题跋

李猛厂先生遗墨

民国间有正书局石印本

现在论及启功先生书法学习历程,一般参考他本人的自作诗“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但是从上面的题跋中,我们也看到他对唐人写经的吸收。同时也有一个从墨迹到拓本的过程。刀刻不能准确地传达墨迹,他自己就说“碑经刻拓,锋颖无存”。但是可以通过“透过刀锋看笔锋”建立起墨迹与刻本的关联。要能做到这一步,必须对墨迹刻本多有领会,揣摩墨迹与刻本之相通与相异。(余非谓石刻必不可临,惟心目能辨刀与毫者,始足以言刻本。

启功先生通过比较研究这几百本碑帖拓本,达到“透过刀锋看笔锋”的境界。而这些考证题跋的墨迹,不仅是启功先生书法水平的真实反映,又完整记录了他的治学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些碑帖确实不应该分散。相信新藏家会珍视并守护这份儿启老留下的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