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孩子的行为,用行动,而不是语言

 人生如玩游戏 2019-11-19

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们的行为,家长需要用行动,而不是语言。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们,不是强迫他们改变,而是让他们决定自己的行为。

“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吃东西前要洗手。现在你们三个都离开桌子,不洗干净手不能回来吃饭!”三张椅子向后退,发出刺耳的声音。三个孩子离开了餐桌。妈妈继续喂一岁的婴儿吃饭。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这句话不知道被多少父母愤怒地说过无数遍,这句话只有一个含义,就是表达父母的怒气,此外没有其他任何用处。事实上,当我们说“多少次”,意味着我们每一次的“告知”都没有达到效果。孩子们学得很快,通常,“告知”就是不允许孩子做某个行为,然而结果常常与这个“告知”相反。于是孩子就学会了,他的行为可以不一致。

为什么三个孩子没洗手就准备吃饭呢?他们隐藏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的其他结果是什么?妈妈做了什么?她因为这个原因发了脾气。本来她的注意力在婴儿身上,现在她看到了脏手,这三个孩子得到了妈妈的关注。他们违反了她的规定,得到了妈妈的关注。妈妈的行为满足了他们的目的。如果他们听话,吃饭前洗手,则会是个笨主意,因为那样根本得不到妈妈的关注。

如果妈妈真的想改变孩子们的行为,她需要用行动,而不是语言。她应该尊重孩子们,不是强迫他们改变,而是决定自己的行为。妈妈可以说:“如果你们不洗手,我会选择不和你们一起吃饭。”然后她挪开盘碗,食物只提供给洗了手的人。第二次,当孩子们又不洗手时,妈妈不需要说话,只要行动就可以了。这样,妈妈就不会被孩子们弄得头晕脑涨,孩子们的脏手也不会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

妈妈从厨房窗户看到四个孩子中的老大——八岁的小明,正在用玩具气枪瞄准邻居的窗子,她叫道:“小明,过来,宝贝,我有话跟你说。”小明把枪放下,慢慢朝着厨房纱门走过来。妈妈把他带到工作间,让他坐在高脚椅上,自己坐在椅子上。“亲爱的,你知道的,我们给你玩具气枪时教过你,它有危险。而且我们在地下游戏室里专门给你设了一个射击间,在那里玩没问题,不会伤到人或者打破东西。对吗?”小明睁大眼睛看着妈妈,一脸无辜,虽然他看起来对这次谈话很有兴趣,却什么也不回答。妈妈问:“你知道玩具气枪可能会打破邻居家的窗户吗?”孩子只是扬了扬眉毛。妈妈又说:“你想想,宝贝,这些子弹出膛的时候很有力量,如果真的瞄准了,肯定会把窗户打烂。你并不想这样做,不是吗?”小明垂下眼睛,依然不说话。“总之,宝贝,你知道如果你打烂了别人家的窗户,我们就得赔人家钱。你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对吧?”小明看了看妈妈,还是什么都不说。“那你现在要不要去地下游戏室的射击间玩?我想那里肯定好玩。”小明点点头,晃悠着双脚说:“我想去外面玩。”“好的,儿子,但是枪要留在屋子里,好不好?”“好吧。”小明不情愿地耸了耸肩。

妈妈本着“和孩子讲道理”的理念,觉得自己不应该惩罚或“镇压”小明,所以她一再地说,而没有付诸任何行动。很多父母都会无休止地说教。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目的,在这个例子里,小明没有改变的意愿,他觉得这些交谈很无聊,并且很快对妈妈的说教产生了免疫,成了一个“妈妈的聋子”。这样的“耳聋现象”,最后会针对所有对他讲道理的人。很多父母和老师都说过孩子“不听我的话”,而他们却继续采用这个方式,其实都是在白费力气。

语言是用来沟通的。在发生冲突时,孩子不愿意倾听,这时候的语言很有可能变成武器。冲突中几乎无法通过语言来教导孩子,因为这时候他什么也听不进去。不论说什么,都容易变成语言弹药,口舌之争由此开始。有时候即使孩子什么都不说,他仍然在反抗,并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出来。直接对抗和恶作剧是孩子最常用的方法。


小明表现出听的样子,因为这样可以达到他的目的。实际上他什么也没有听进去,他没有打算按照妈妈说的做。他表现出听话,最后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这样做很值得啊。如果妈妈能够真正观察和理解小明的表情,就会明白小明其实根本没把妈妈的话往心里去。

讲道理没用,妈妈也不赞同惩罚,那她能做什么呢?妈妈可以行动——她可以把玩具气枪拿走。“我很遗憾你不愿服从规则,等你愿意时就可以把枪拿回去了。”这样做一两次之后,如果小明仍然阳奉阴违,玩具气枪就应该被收起来,不用多说话。

“小丽,把睡衣提起来,这样子踩着裤脚,你会摔倒的。该上楼睡觉了。”妈妈接着转身对客人解释,“这件睡衣是我昨天买的特价品,对她来说长了点,我本来打算明年再给她穿,但你们知道啦,小孩子就是喜欢新东西,她非穿不可。”

大家看着仍然站在楼梯上的小姑娘,她开心地向每个人微笑。她向下瞟了一眼自己被睡衣盖住的双脚,把脚抬起来绕圈,看着睡衣裤脚垂下来跟着绕圈,非常好玩。她脸上带着恶作剧般的笑容,再抬起眼睛看看大家。妈妈又一次命令她:“小丽,请你把睡衣裤脚提高点,不然你会被絆倒的。快点到楼上去!”小姑娘慢慢转过身,慢慢地走上一级楼梯,又转身,朝着大家看。妈妈这时背对着她,她听了一会儿大人说话,然后坐在楼梯上,伸长两条腿,让睡衣裤脚来回摆动。妈妈看到客人在笑,转过身来:“小丽!你想摔下来是不是?现在马上提起来,上楼去。爸爸,你来把小丽带上楼。”小丽一听,立刻转身迅速爬上楼梯,毫不在乎长长的裤脚,在爸爸出现以前进了卧室。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孩子周围有潜在的危险,并警告他们小心。如果他们真的听我们的,不去做,那他们会害怕得寸步难行!妈妈说得太多了,她所做的始终是用语言和危险恐吓孩子。

小丽其实知道应该把睡衣怎么办,她故意通过行为表现她不知道危险的存在。睡衣和妈妈都在她的控制之下。她发现了一个让妈妈表现对自己关心的好办法。她知道该上床睡觉了,但她利用这个机会把妈妈的关注从朋友那里拉到了自己身上。对小丽而言,这样可以让妈妈不断关注自己。挑战越多,她的胜利也越多。另外,妈妈的反应也都在小丽的预料之中。

很多情况下,父母要做的,就是保持沉默。通常,当父母第一次尝试用沉默的方式,会觉得很困难,他们觉得,面临这样的挑战,必须做点什么!其实很快父母就会发现,安静地沉默不但可以减轻当时情形的紧张和压力,还能重新让家庭气氛和谐愉快。然而,有些妈妈闭上了嘴,却没有“安静”,她们的脑子里仍然在大叫。

妈妈可以对小丽的睡衣只字不提。她要做的是采取行动,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去睡觉,还是爸爸或妈妈带她去睡觉。


星期一早上,在幼儿园的课堂,五岁的小刚站在角落里大哭。妈妈又哄又劝又威胁:“别哭了,宝贝……如果你再哭,我就走了,你一个人在这儿哭吧。”可是孩子哭得声音更大了。“现在我真的走了。”小刚听到,尖叫着跑到门口去追妈妈。妈妈已经走到大门口,但听到小刚尖利的哭声,又折返回来:“嘿,小刚,你需要留在教室里,别哭了。”老师这时介入了:“小刚妈妈,你尽快离开就好了,小刚会没事的。”“我怕他离开教室。我们从家来这里的时候,他就挺麻烦的。”“我相信,小刚准备好了就会加入我们的。小刚,我很乐意看到你和我们一起玩,记得吗?我们是朋友哦。”妈妈离开了,小刚很快就不哭了。在角落里待了一会儿后,就决定加入大家。

面对一个尖叫、失控的孩子,妈妈感到非常无助,试图用语言威胁给孩子施压,让孩子听话,而她的行为却与她的语言相反。她想让孩子停止大哭,却不明白自己应该采取行动,离开这个环境。孩子这时的哭只是“泪水压力”而已,不用太过在意。

家长经常认为,语言本身能够惩罚孩子。而当孩子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时,家长就此放弃,行为不端、得意扬扬的孩子取得了胜利。这样对训练孩子合作没有什么用处。有些家长虽然对此有些隐约的察觉,但是再发生类似情况时,又会继续讲道理,更加努力地去教孩子,效果仍然一样,周而复始。

要想从这样的困境中走出来,我们必须学会用行动代替语言。我们需要记住一个座右铭:发生冲突时,不用语言,用行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