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书 ‖ 《渊默而雷声——《庄子》的哲学论证》

 hyxz_ljf 2019-11-19

【书院荐书】在当今节奏飞快、海量信息的环境下, @泽光书院 让你有效、迅速的抓住一本书的精髓,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书中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视角、新主张,将为你我在这场阅读盛宴中启迪智慧、润泽心灵。关注@泽光书院 头条号,读书,为遇见更好的自己,为遇见更大的世界。

一日一书 ‖ 《渊默而雷声——《庄子》的哲学论证》

图书:《渊默而雷声——《庄子》的哲学论证》

作者:章启群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年7月

ISBN:9787100170499

【推荐理由】作者在该书“绪论”中所申明的,“如何用哲学范式范铸《庄子》是贯穿本书始终的思考”。基于对“哲学范式”的思考与探索,这部专著以形上学、知识论、存在论(本体论)、语言哲学、自然哲学、伦理学、美学等七个分支为架构,对《庄子》的文本进行解读,分析《庄子》中的哲学思想(概念、命题),重构其中的哲学论证,阐论了“《庄子》哲学”的体系和要点。

【内容简介】《庄子》是深刻影响中华文明的屈指可数的经典之一。如同对于任何经典的解释一样,无论是采用诸子学还是文学、哲学的范式,人们对于《庄子》的解释是永远不能穷尽的。本书从形上学、知识论、语言哲学、存在论、伦理学、自然哲学、美学等方面展开,论证庄子哲学的完整体系,试图为读者洞开一个崭新的《庄子》哲学天地。

【作者简介】 章启群,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研究领域为美学、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史。出版著作有《论魏晋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意义的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缘起与要义》《新编西方美学史》《百年中国美学史略》《星空与帝国: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庄子新注》《渊默而雷声:庄子的哲学论证》等,主编“北大美学研究丛书”(已出版十本)。

【精彩书评】《渊默而雷声》一书以具体的学术实践,为上述研究理路提供了极佳的蓝本。该书以哲学问题的体系为纲领,一方面对(西方)哲学不同分支所思索和试图解答的普遍性问题(哲学问题)做出谨细的划分和说明(详见各章开篇部分的“解题”),另一方面从《庄子》中抽绎、概括出可与这些哲学问题相合的哲学思想(概念、命题)。例如,在既往的著论中,研究者多将宇宙论等同于本体论,进而在阐述《庄子》的哲学思想时,每每将“道”“气”等概念或范畴放在一起讨论。这样的做法虽然有助于人们对《庄子》的思想获得大致认识,但不免失之笼统,更甚者,不利于展开后续的深入研究。《渊默而雷声》一书则对形上学、存在论(本体论)和自然哲学所涉的普遍性问题做出细密区分,同时,从《庄子》中勾索出“道”“性命”“气”等概念或范畴,与形上学、存在论(本体论)以及自然哲学的普遍性问题相契合。进而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重构相关的哲学“论证”,并将哲学思想、论证整合到同一体系中,使之得到系统性的阐释。不得不说,这一学术探索与实践,为“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之困的突破,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成果。

【图书目录】

●引言

绪论 《庄子》研究:从诸子学到哲学

一 学术研究的两大基本元素:范式与材料

二 从“四部之学”到现代中国知识体系

三 “中国哲学”之意义辩证

四 《庄子》哲学研究中的问题及其与“国学”之关係

章 《庄子》与庄周——文本与作者

节 文本

第二节 作者

第二章 形上学——道的学说

节 道为何

第二节 道与自然

第三节 道与逻各斯

第四节 得道、体道者

第三章 知识论——“齐物”学说

节 关于世界不可知的五个论证

第二节 “小知”、“大知”实为无知

第三节 世俗知识为祸乱之根

第四节 人类智慧:知不知

第四章 语言哲学——“指-物”之论

节 在哲学视域内:语言是什麽

第二节 言与物

第三节 言与文

第四节 说不可说

第五节 得意忘言

第六节 语言与逻辑

第五章 存在论——性命学说

节 生与死

第二节 性与命

第三节 人与世

第四节 性命之外化:世俗人生种种

第六章 伦理学——养生论

节 《庄子》关于人类个体幸福的讨论

第二节 儒家伦理学批判

第三节 处世之道

第四节 德有所全,形有所残

第五节 简短的评议

第七章 自然哲学——气论

节 气是宇宙构成的基质

第二节 气与人之形质及精神

第三节 “熊经鸟申”与行气导引之术

第四节 “坐忘”、“心斋”等与修炼气之功法

第五节 至人、真人、神人、圣人之“游”与气

第六节 简短的评议

第八章 美学——美与艺术理想

节 作为悖论的“《庄子》美学

第二节 《庄子》中“美”、“大美”词义辨析

第三节 三家“庄子美学”评述

第四节 《庄子》对于中国艺术创造和特质的影响

馀论 《庄子》哲学体系内在结构的思考逻辑

【分享荐书】荐书一向是我乐意做的事,因为读书既是一个人的事情,又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所谓“一个人的事情”,是因为读书本来不是群体性行为,独自一人面对青灯黄卷,也能思接万里,穷览千载,和古圣先贤心有戚戚。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不怕孤独,甚至期待有孤独下来的时间和能力。所谓“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因为《礼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看人、看事、看书,都有可能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扰,而把自己的心得与他人分享剖辩,不仅自己能获得更深更广的见解,也能启发同好者的视野与思维,让信息和见识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分享荐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把自己认为最值得阅读,乃至一读再读的书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切磋琢磨,于人于己,不亦乐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