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景泰蓝款识有何特点?

 RK588 2019-11-19

明朝景泰蓝款识特点

明宣德时期珐琅器的款识形式有铸錾款、双勾款和珐琅釉烧成3种。款识书体有楷书和篆书两种,其中以楷书占绝大多数。字数有“宣德年制”、“宣德年造”四字款和“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这一时期的款识位置有的在器底,也有的镌刻于器物的口沿、盖沿或内边缘处。款识书体庄重隽秀,与同时期的金属器和瓷器款识相似。

三环凤尾尊(蓝)

刘永森作品 [ 编号:80112 ]

真正景泰年间制品不多,因景泰皇帝朱祁钰只在位8年,但款识却有32种之多,相比如此悬殊,可见景泰款掐丝珐琅中绝大多数是后刻的。明景泰款因伪款太多,目前尚不能确定哪种款识可作为标准款识。

盛世珐琅双尊(红蓝) 

戴嘉林作品[ 编号:80113 ]

明万历时期掐丝珐琅器的款识为双勾掐丝款(有的字内外填充珐琅釉),字数均为“大明万历年造” 或“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字的排列顺序为直单行、直二行或横排。

景泰蓝五供(高30cm 主色调黄) [ 编号:79865 ]

清朝景泰蓝款识特点

清代掐丝珐琅器的款识多种多样,制款方法有铸錾、刻、镂空等。款识书体包括楷、篆、仿宋等,其中以楷书居多。字数有4字和6字,框栏形式多为正方框和长方框。

清代景泰蓝作品大多是阴刻的款识。另外就是在前朝无款的景泰蓝器物上打上前朝的款识或其他朝代的款典型的是清朝嘉庆以后至民国的几十年,由于内忧外患,本朝生产的景泰蓝极少,宫廷珐琅作几乎无事可做,大多处在收拾前朝遗物上,如重新鎏金,上蜡封砂眼,重新打款等。导致康熙雍正朝的景泰蓝几乎无款,乾隆朝也有部分景泰蓝无款。

景泰之蓝系列 钺光宝盒 [ 编号:79502 ]

作为清代康、雍、乾太平盛世景泰蓝发展的最高峰时期乾隆年,掐丝珐琅的烧造迎来了它真正的繁荣时期!不仅制作技术高超,且造型新颖种类繁多,生产规模和产量均达到了空前。内廷用器主要由造办处珐琅作及广州、扬州生产。乾隆皇帝曾赞美珐琅器:“辉煌胜金、温润胜玉、光泽胜珠、细腻胜瓷”。

牡丹盘(蓝) 丁明鸿作品[ 编号:80024 ]

乾隆五十四年(1789),宫廷珐琅器的生产一度停止。嘉庆年间“珐琅作”又恢复生产,嘉庆时期景泰蓝在满足宫廷使用外,开明的嘉庆皇帝将它变成了商品,富丽堂皇的景泰蓝成为清政府出口创汇的经济手段之一,在天津、广州、扬州等地开设作坊,这些作坊皆属官办,为王公大臣、富商、外国人制作高级礼品。嘉庆时也有一定数量的仿明代器物,在国外目前常会见到一些,这类器皿的特点是:大多落有明代款识,但工艺上却比明代器物精细,釉面光洁砂眼少,纹饰规矩,与明代的飘逸相比略显拘谨。

传世九珍之云龙纹盖罐 

刘永森作品[ 编号:79947 ]

中华荣耀尊 丁明鸿作品[ 编号:79991 ]

目前市场上打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款的景泰蓝屡创拍卖价格新高,而比其要早许多的其他年代的景泰蓝反而价格要低得多。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明代以前的款识真假难辨,而乾隆年间的景泰蓝不仅更精美而且由于数量比较多,容易辨别真假。其实元,明早期的景泰蓝,由于其流通数量极少,有款的几乎没有,更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与升值空间。

END

网址:www.xiang.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