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艳文谭|《南海集》与刘涣

 风吟楼 2019-11-19

《南海集》与刘涣

 作者:彭妙艳  


南宋淳熙六年至十一年(1179——1184),著名诗人杨万里担任担举广东常平茶盐之职,行遍岭外,足迹之至处,有诗唱咏,后来结为一书,曰《南海集》。李小松、陈泽泓合著的《历代入粤名人》杨万里篇对此有很高的评价:

历代客寓广东的诗文,赋咏广东的诗作多到能自结一集的,屈指可数,这也可见杨万里对广东风物观察之细、感情之深。是他留给广东人民的一份宝贵遗产。

关于《南海集》,日本汉籍版本学家岛田翰在《古文旧书考·送椠本考》中有颇为详细的介绍。

其文云:

诚斋之《南海集》,内府又归宋淳熙丙午椠单行本,是为佐伯毛利氏献本之一,纸木雅古,字字端丽,亦内府之本中之一拱璧也。每半页十行,行十八字。首有《<南海集>自序》。全集本收之序中,不载录各集之首,盖以其体例各异也。全集本分为四卷,此则分卷八,盖诚斋之原帙也。卷端题诚斋先生《南海集》卷几,次行署庐陵杨万里延秀。尝校之内府宋刻全集本,或以懒为,或以吃为之类亦多,然要不过宋故之间,稍有小异而已。卷尾有门生刘涣跋。

在本书自序中,杨万里曾写及刘涣是潮阳人。查诸潮州各种地方志选举表,未见记载,或许是由其他道路进入仕途者,当然,也不排除是地方的漏载,因为这类现象很常见。

按照岛田的记载,《南海集》单行本刻于淳熙丙午,即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作为杨万里门生的刘涣正“新权通判肇庆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其书刻于肇庆。广东两宋刻书不少,但大多散佚,《南海集》藏之日本内府,属吉光片羽,岛田翰对其版本特点的分析,对于读者了解南宋中叶广东刻书的特色,很有帮助。可以说,从版本价值来看,《南海集》已很值得广东藏书界重视。

至于刘涣所作的跋,不见潮汕文献记录,是重要的潮州宋人佚文。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于杨万里诗歌成就的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则显示了在南宋,潮州已有相当造诣的文学评论家,对于治潮汕文学史者,这也是很难得的历史信息。

故此,笔者不厌其烦,把岛田翰所引刘涣《南海集》跋抄录于后,以供关心潮州文献者之备用(标点为笔者所加):

诗人之作,类皆流于一偏,如乐天之俗、孟郊之寒、贾岛之穷苦,是岂不欲变而通之,去其偏而蹈于全?由其技之所局,不能改耳。至如韩昌黎,则无施而不可,其发谈笑助谐,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初不见其诸子之偏,盖其所禀之高,所蕴之富,则形之吟咏者自然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岂一偏之所能囿哉!侍读诚斋先生,乃今日之昌黎公也。为诗之多,至于一千八百余首,分为五集,而其风雅之变有三焉。世之论文者尝谓:自汉至魏四百余年,文体三变;史臣亦谓:唐有天下三百年,文体无虑三变。文之在天下,其变亦如此之艰,而先生自绍兴壬午,以迄于今,方历、二纪,抑何变云之易?常非胸中涵蓄者,渊泫澄深,无以异于昌黎,则词源之溢,横流逆折,迂徐迅校,新奇百出,宜夫变之之亟,而非一体之可定也。先生之诗,既与昌黎并驾,则知比诸刘梦得者,亦未为确论。

涣幸出于先生之门,今得南海一集,总四百篇,不敢掩为家藏,刊而传之,以为骚人之规范。余四集,将继以请,则又当与学者共之。

淳熙丙午十二月朔,门生、承事郎、新权通判肇庆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刘涣谨跋。

根据宋代《会要辑稿·职官》,刘涣的仕途很不平坦。他因为肇庆知府府林次龄被“放罢”,于光宗绍熙元年(1190)以府通判“权府”(代理知府),但据《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八,到了第二年,却就受到“放罢”的处分,原因是“以本路提刑方崧卿言涣权府日,断李次昌等罪不遵三尺。”好不容易捱到宁宗嘉泰四年(1204),接赵当上惠州知州,但两年后(即开禧二年,1206),据《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二一,“知惠州刘涣”又一次被“放罢”。至于这一次为什么落职,《会要辑稿》没有说明。也许,在于刘涣不是一个适合在官场上混的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