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篆蕴高古 行草飞流云——记山东著名书法家李福增的书法艺术

 mengk4fz0yyf5h 2019-11-19

李福增,山东济南人,生于195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从山世纪70年代初,从师已故著名书法家张立朝先生并得力亲授教悔,其作品先后入选省,市及全国性大展并多次获奖。近年来,又先后得到欧阳中石、魏启后等著名书法家的指点,书艺大进。其作品被录入《泰山诗联集墨》,《腾龙中青年书法作品集》,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书画美术大展》,《山东省、海南省书法联展》,《全国第十二届、十三届兰亭书法展》,《山东五十年美术书法精品集》,《山东省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四届刻字艺术展》等。

李福增先生十分厚重于中国书法传统的继承。他认为,学书首先要深入传统,真心实意地向古人学习,中国书法历经两千年的演变与探求,代代书家已将目之所察、心之所悟尽收笔端,钟繇、二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等大家,早就通过一点一划、一撇一捺,将其情感与悟性在轻重长短、浓淡厚薄、方圆利钝、徐捷快慢里挥洒得淋漓尽致。

当今书家要想写出独自的面貌和风格,无疑是面对座座高峰而难越关山,只有在融汇多家之长的基础上,以丰厚的学识为滋养,才能写出自己的新面貌。李福增从晋唐入手,广临碑贴,孜孜不倦。几十年来,他对书法艺术的钟情一直是痴心不改,阅世愈深,书癖益甚,天天在伏案临池、追求书艺中度过。从二王的正书到汉简魏碑,从临摹古人到临摹近现代大家,他广临百家而大受裨益。

李福增对行草和隶书情有独钟,在恩师张立朝先生的亲授和指导下,他对隶、行、草诸书体的风韵、法度、气势、趣味、墨法、意境都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池水尽墨'成张芝,'蕉叶成冢'有智永。靠这种锲而不舍、磨杵成针的奋发,李福增的书法艺术终于在当代书坛脱颖而出。

时人评价济南书协副主席李福增的书法是“隶篆蕴高古、行草飞流云”。走进他的工作室,品赏他的书法,确实畅人心胸,悦人耳目,能得到一种大美的享受。

笔下有无灵性,是书匠和书家的分水岭,是作品低俗与高雅的界桩。李福增从这些书法之道的阐释里,深知“师法自然”的重要,他不仅经常到摩崖石刻、禅寺碑林去参悟,更陶醉忘情于名山大川、奇峰怪石、古木佳卉之中,去体悟大自然的天然之美,从中吸收来自大自然的灵气仙风。所以,人们都能从他的书作中品读到一种天然之美,感受到一种灵动之气。

更令人兴奋的是观赏他的现场挥毫之妙景:他在情绪激荡中,心、手、眼、神、意随笔流转,万物合一,纸面上、墨韵中,一幅幅神采和韵味兼备的佳作,在其笔下随兴而成,其间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汉字点画线条的结合和墨色的变化,而更多反映的是“信息量”,是人生的体验和“心性”的发挥,是作者思想艺术上的综合反映,是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与人产生了共鸣,才引发了读者的一连串的联想,才使人百看不厌。赏其自撰楹联“趵突喷涌观泉听韵、明湖荡舟荷风送香”,字与字间一个大一个小,行与行间也是以形体大小、笔画伸张来相互错落呼应,布局的跳跃之感犹如趵突泉三水喷涌,大明湖香风吹荷,流畅的笔法带出的灵动之气把泉城济南的美景渲染的更加亮丽。

李福增的书法创作,注重深化书法内涵的努力方向。多年来,他努力追求着一种空灵的禅境,也多次书写禅语佛经,在他的楷隶结合的“心经”中,他以虔诚的心态,静美的笔法,一笔一画的认真抄写,使书作的禅意与文章的禅意融为一体,品之赏之禅意顿生。

而在行书“履净法界、获胜善根”中,他又渗入隶书的功力与笔法,使飘逸的笔法中带出了一种肃穆与虔诚。在其隶书“秦砖五鹿、汉瓦双鱼”中,行笔力健,气酣力足、古气浓烈,但在仪态端严中又不乏飞腾之势。从上述作品中可以看到,虽然篆隶是一种“居静以治动”的书体,法多于意,易于表现功力而难以表达性情;草书是“居动以制静”的书体,意多于法,容易表达性情而难以表现功力,而李福增则凭籍自己多年的努力,较好的解决了这对矛盾。

李福增的为人处世在山东书法界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誉,他乐从良善,敦崇清正,言而有信,宽厚而不失机智,自信却不骄狂,谦和但不卑怯。他极喜欢坐道论禅,积德行善,多次参加社公益活动,他担任济南市书协副主席和秘书长多年,热心为会员服务,努力为活跃繁荣泉城的文化服务,多次受到省市表彰,并荣获“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这些特点和经历,反映了他人品的高尚,也铸成了其书品的清正和高雅。(孔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