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痰饮、淤血)

 康泰wjr图书馆 2019-11-19

1.下列不是瘀血常见的病因是

A.气血不足

B.血寒

C.外伤

D.气滞

E.饮食不洁

2.具有“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特点的病邪是

A.结石

B.积食

C.风邪

D.痰饮

E.瘀血

答案:E  E

细目六 痰饮

1. 痰饮的概念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等。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但从痰治疗有效,从而推测其病因为痰。如眩晕、癫狂等,是无形之痰在作祟。饮则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的‘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

2.痰饮的形成

多因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以致脏腑机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津液停聚而形成。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机能失常密切相关。

3. 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一旦产生,可随气流行,外而经络、肌肤、筋骨,内而脏腑,无处不到,易导致各种不同的病变。

(1)  阻滞气血运行

痰饮通常称为有形实邪,其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若流注经络,可致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等。若结于局部,可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若留滞于脏腑,可致脏腑气机失常。如肺失宣降而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胃失和降呕吐等;痹阻心脉而胸闷心痛等;痰结咽喉形成 “梅核气”等。

(2)  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本为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但痰饮形成之后又可作为致 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机能活动而加重水液代谢失常。如痰 湿困脾,脾气不升,可致水湿不运;痰饮阻肺,肺失宣降,可致水液不布;痰饮停滞下焦,影响肾气的蒸化,可致水液停蓄。

(3)  易于蒙蔽心神

痰饮致病,随气上逆, 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致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或者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尤易扰乱神明,出现神昏谵妄,甚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4)  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由于痰饮随气流行,内可五脏六腑,外可四肢百骸、肌肤腠理。故其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痰饮所形成的病证繁多,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且痰饮停滞体内,还可夹风、夹热、化寒,化火,化燥;即可上犯清窍,也可下注足膝,且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细目七 瘀血

1.  瘀血的概念

瘀血是指体内因血行滞缓或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又称“ 恶血”“坏血”“蓄血”“败血”“污血”等。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瘀血”与 “血瘀”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概念;瘀血是指具有致病性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2.  瘀血的形成

凡是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 素,均可导致瘀血。

(1)  血出致瘀 

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等,致血脉损伤而出血; 或其他原因,如脾不统血、肝不藏血、热灼脉络而致出血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其所出之血未能排出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2)  血行不畅致瘀 

凡是影响血液正常运行,使血液运行不畅的各种因素,均可致瘀血。如气滞致瘀、因虚致瘀(气虚而推动无力、阳虚而脉道失于温通、阴虚而脉道失于柔润、津液亏 虚而无以充养血脉等)、血寒致瘀(寒邪入于血脉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血热致瘀(火热邪气人舍于血,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血液黏稠而不畅)等。

3.  瘀血的致病特点

(1) 易于阻滞气机

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和加重气机郁滞,即所谓“血瘀则气滞”。且 气机郁滞,又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不畅。出现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症。

(2) 影响血脉运行

瘀血形成之后,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留积于脉外,均可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如瘀血阻滞于心,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可致胸痹心痛;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络,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血色紫黯有块等。

(3) 影响新血生成

瘀血为病理性产物,不仅已失去其对机体的濡养滋润作用,且因其阻滞于体内,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还可严重地影响 气血的运行,脏腑机能失常,生机受阻,影响新血的生成。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故久瘀之人,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于濡养的临床特征。

(4) 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瘀血一旦停滞于某脏腑组织,多难于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肿块形成等。而且,因瘀血阻滞的部位不同、形成原因各异、兼邪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就不同。如瘀阻于心,血行不畅则胸闷心 痛;瘀阻于肺,则宣降失调,或致脉络破损,可见胸痛、气促、咯血;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有块;瘀阻于肢体肌肤,可见局部肿痛青紫;所以说瘀血致病,病证繁多。

4.  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

瘀血致病,症状错综繁多,其主要病症特点如下。

①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②肿块: 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固定。

③出血:因瘀血阻滞,损伤血络,血逸脉外而见出血色紫黯,或夹有瘀血块。

④色紫黯:面色紫黯,口唇、爪甲青紫等;舌质紫黯,或舌有瘀斑、瘀点等。

⑤可出现肌肤甲错,脉涩或脉结代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