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的“排病”反应
冬季是自然界和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冬季艾灸对寒性体质的人群尤其重要。 ![]() 相信很多朋友虽然已经接触到艾灸,也体会到艾灸带来的好处,但是艾灸后有些症状的出现,如红疹、失眠、起泡等,造成了我们的畏惧。 “是过敏了吗?”“还能继续艾灸吗?”其实这些是中医讲的“排病反应”,那么艾灸后排病反应有哪些呢?
![]() 1、出汗 艾灸后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可持续几天,但如果感到虚弱无力,可休息一两天再灸,也可进食补脾益气的食物。 2、 红疹 出现红疹为人身真阳元气充足,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继续灸疗可消退。 3 、上火 口干舌燥,这说明体内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可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 多喝温开水,灸涌泉、太溪、足三里引火下行,也可适当做伸展运动,疏通全身经脉,避免瘀滞。 ![]() ![]() 4、失眠 初次艾灸,多伴疲倦无力、嗜睡,继续艾灸可改善。 5、起泡 在常规操作下艾灸到一定程度,体内寒邪外排所致。 传统上称“灸疮”,出现水泡后应密切观察,小水泡一般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痊愈。 水泡较大可以从下方刺破,放出水液,不要擦破皮肤,必要时外科处理。(烫伤除外) 6 、排尿增多 可适当多喝温开水,尤其是女性。 ![]() 这些排病反应是没有外界环境诱因,毒素经皮肤、呼吸道、大小便等门道排出,病邪找到了出口。 有的反应比较轻,有的反应比较重,是我们机体的良性反应。如果出现我们不要紧张,可以去医院咨询医生护士。 文章: 陈丽虹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一科 配图:网络(侵删) |
|
来自: 如影随形ttsbke > 《健康养生》